下载此文档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2 用纸层析法
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编辑ppt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
色谱法体系中:
一个相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移动的,称为课题2 用纸层析法
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编辑ppt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
色谱法体系中:
一个相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移动的,称为流动相;
滤纸或其它载体作为惰性支持物;
两相在惰性支持物上作相对运动。
编辑ppt
知识预备
纸层析法原理
样品溶液点在滤纸(惰性支持物)上,做为展开剂的有机溶剂自下而上移动(流动相),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固定相)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水与有机溶剂两相中发生溶解分配,并随有机溶剂的移动而展开,达到分离的目的。
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
,能溶于水的待分离物质,选择水做固定相(吸附在滤纸上),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做流动相
1. 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有适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太大:待分离物质会随流动相跑到滤纸的最前沿
(2)溶解度太小:待分离物质留在固定相附近,分离效果不好
编辑ppt
具有细微缝隙的物质或直径很小的细管(称毛细管)与液体接触时,液体沿细缝或毛细管上升的现象称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是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常见的纸张或毛巾吸水都是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
P8 检索咨询
流动相为什么能自动从滤纸底部向顶部展开呢?
编辑ppt
2、裁纸
3、画原点
6、展开
7、显色
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
二、操作方法
1、配制试样溶液
离滤纸末端约2cm处用铅笔
4、点样
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斑点直径需<
5、取展开剂
不能粘到试管壁上
约2cm
试样点
如果试样接触展开剂,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
编辑ppt
观察与交流:
如何分析下列溶液的成分?
饱和CuCl2溶液
溶液颜色
显色反应
加氢氧化钠
饱和FeCl3溶液
红褐色沉淀
方法
绿色
蓝色沉淀
棕黄色
与过量氨水生成
深蓝色溶液
与过量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
与KSCN生成血红色溶液
与亚铁氰化钾生成普鲁士蓝色沉淀
编辑ppt
Cu2+与过量氨水反应,先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了[Cu(NH3) 4]2+ ,
试写出实验中发生的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 2+ +2NH3 .H2O Cu(OH)2 +2 NH4 +
Cu(OH)2 + 4NH3 . H2O [Cu(NH3) 4]2+ +2OH—+4H2O
蓝色沉淀
深蓝色溶液
红褐色沉淀:
Fe3++3NH3·H2O=Fe(OH)3↓+3NH4+
蓝色溶液:
Cu2+ + 4NH3 . H2O [Cu(NH3) 4]2++4H2O
编辑ppt
三、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1、实验原理
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丙酮作展开剂(流动相),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由于两种离子在两相中溶解能力不同导致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编辑ppt
(1)层析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2)氨熏后的实验现象
氯化铁层,黄色
氯化铜层,绿色
2、实验现象
上端出现红棕色,
下方出现蓝色
编辑ppt
(1)为防止水解,饱和FeCl3和CuCl2可加少量HCl酸化,不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注意事项
(4)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
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次点样。
(2)氨熏需在通风实验室内进行。
(3)层析速度开始较快,后逐渐减慢,大约10分钟即可分离完全。
编辑ppt
拓展课题1-2 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操作步骤:
研磨、取液、点样、层析
编辑ppt
拓展课题1-3 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
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要点
(1)配制混合液
(2)点样
(3)层析
编辑ppt
问题与解决
下列关于纸层析法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908 KB
  • 时间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