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修改版)
主动脉夹层
心内一区 N3 李丽娟
2
目 录
概念
解剖结构
病因、分型、分期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治疗
3
概 念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第一个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约1%,半数以上一周内死亡;约70%二周内死亡;约90%一年内死亡。
AD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是当前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
14
目 录
概念
解剖结构
病因、分型、分期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治疗
15
临床表现(一)
胸痛
胸部和/或背部;
呈刀割样或撕裂样, 程度剧烈,甚至因疼痛而昏厥;
疼痛从胸骨后或背部沿主动脉走行向远端发展,甚至至腹、股部
16
临床表现(二)
高血压:
最常见的体征。
在夹层形成后,即出现休克、面色苍白、及周围性发绀等表现,患者仍可表现出高血压,有时临床上区别真性和假性低血压有一定的困难。
17
临床表现(三)
主动脉分支缺血症状:
总发生率约10%
由于患者常以急腹症、急性下肢缺血、休克、截瘫等症状为主诉就诊,误诊率较高,需加以判别.
18
临床表现(四)
血管杂音和脉搏变化
受累血管由于管腔狭窄及血管内膜漂浮物的存在受累部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如颈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等在体表闻及血管杂音。
19
临床表现(五)
压迫症状:
喉返神经压迫导致声音嘶哑;
气管、支气管受压形成咳嗽等
向食管穿破则引起呕血
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
累及颈动脉可见颈部搏动性包块等
20
临床表现(六)
心脏表现
急性主动脉瓣返流和心力衰竭
心包积血和心包填塞
急性心肌梗死
21
目 录
概念
解剖结构
病因、分型、分期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治疗
22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
X线胸片
心脏超声
磁共振成像
CT和CTA
主动脉造影(金标准)
23
主动脉造影
突出优点
是确诊AD首要、准确、
可靠的诊断方法
缺点
属于有创性检查 ,
有潜在危险性 ,
且准备及操作费时
24
目 录
概念
解剖结构
病因、分型、分期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治疗
25
非手术治疗:控制心搏出量和血压,防止主动脉进一步扩张和破裂。
1、止痛:杜冷丁、吗啡、曲马多。
2、严密监护血压、心率、尿量等;降低收缩压,一般收缩压宜控制在110-120mmHg以下,硝普钠泵入。
3、减慢心率,心率60-80次/min,静脉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药物(艾司洛尔)。减弱心肌收缩力:倍他乐克
非手术治疗(一)
26
4、绝对卧床休息,镇静:安定、阿普唑仑
5、控制心衰,保持大便通畅。
非手术治疗(二)
27
非手术治疗关键
降低左室射血速度 ;降低收缩压
充分控制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抢救的关键
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
心率60~80次/分
28
外科手术治疗
适用于Stanford A型夹层
Stanford B夹层合并主动脉破裂、心包填塞、重要系统受累缺血、夹层动脉迅速扩张等并发症
采用人工血管胸主动脉置换术
切除病变主动脉,代之以人工血管。
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
29
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全弓置换术+象鼻支架
30
介入治疗
适应症: Stanford B
Stanford B型夹层合并重要脏器缺血
主动脉迫近破裂
顽固性高血压
药物不能缓解的持续疼痛
31
介入治疗
禁忌症:
第一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的夹层暂时不适合腔内隔绝术。
径路血管因严重迂曲、狭窄不能容许输送器通过者不适合腔内隔绝术。
有严重并存疾病如严重的肾功能障碍、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半年 之内、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等不适合腔内隔绝术者。
因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预期寿命不超过1年者不适合腔内治疗。
32
目的:
以介入技术将覆膜支架植入病变动脉血管腔内,将原发破裂口隔绝,从而达到将高速、高压动脉血流与扩张薄弱的动脉壁分隔及假腔至达到血栓化的目的。
特点:
手术微创、简洁、快速、有效
患者痛苦小;
并发症少、轻;康复快
介入治疗
33
介入治疗
手术方法:
1)经桡动脉或肱动脉径路作大动脉造影 2)切开并分离出股动脉,穿刺股动脉,插入动脉鞘,送入软导丝进入升主动脉并确信
主动脉夹层(修改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