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金话语权反转.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金话语权反转
许天 %%,数据变化背后,是公募基金日益旁落的话语权。

2007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巅峰,此后,随着大小非的解禁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基金在电力、银行、汽车,被业内誉为‘五朵金花’。随后被疯狂炒作的资产重组概念股、ST板块等遭遇大幅下挫,而‘五朵金花’则走出一波结构性牛市行情。”
回忆起当时基金的“辉煌”,陈志民感触颇深,在其看来,如今基金不仅要艰难适应“非主流时代”,更需要重新认识价值投资理念,“基金的投资行为越发散户化了,在这个充满噪音的利益场,更多的基金选择了随波逐流而非独立思考,某种程度上,基金已由市场的引领者变为市场的追随者。”

“博弈”心态充斥市场

机构投资者应该赚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钱,还是参与市场零和游戏的博弈?这俨然成为公募基金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命题。
“现在整个市场都充满了博弈心态,公募基金也不能免俗。”易方达首席投资官陈志民认为,“采取对行业很极端的配置策略,以及押宝重组股的做法,可能的结果是光辉一年,第二年就被遗忘,但这样做可以赢得媒体的关注、持有人的追捧以及股东的认可。”
在陈志民看来,大家都要博“出彩”,导致基金的投资行为愈发短期化,投资逻辑也很混乱,买一样东西很快又卖出,这种短线行为已经偏离了机构投资者的选股方向,更谈不上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这跟排名有关,也跟公募基金的机制有关。
事实上,去年公募基金对新兴行业疯狂“追捧”,短短一年后又“避之不及”,正是对这种“博弈”心态的最好诠释。
即便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心知肚明,“调结构”是一个长期的经济转型过程。但是,这个投资主题在机构博弈的推动下,其“急功近利”的一面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去年1季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资金“追捧”。2010年基金一季报清晰地“演绎”了基金持仓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新技术、新能源、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产业,成为基金一季度最积极买入的行业,信息技术业、医药生物制品、机械设备仪表、交通运输仓储和电子行业跻身基金增仓的前五大行业。于此相对应的却是,采掘、金融保险、金属、房地产等大行业成为基金集中减持对象。
谈及对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的抢筹问题, 当时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曾表示,“调研清楚、看明白再买?市场是不会给你这种机会的!等你看明白后,股价已经飞上天了。”
然后,仅仅一年之后,当初基金“追捧”的新兴产业开始遭遇“冷眼”,不少上市公司业绩骤然“变脸”。
一位资历颇深的基金经理表示,“去年都在讲一个转型的故事,但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商业模式多么新颖,招股说明书多么辉煌,归根结底,作为投资人,我们关心的是企业的真实的业绩。今年1季度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业绩甚至比不上主板,甚至有不少业绩“变脸”的情况,这导致投资者对这些股票的整体不信任。”
有意思的是,当初的热情退却之后,基金开始变得集体悲观起来,甚至避之不及。
“某中小板上市公司已经自最高价跌去了3/4,悲观一点,甚至可能跌到5元以内。”某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基金对中小板、创业板的配置依然较高,一旦出现反弹,很难说基金不会减持,你不减持,产业资本会,他们的成本很低,最后被套牢的还是基

基金话语权反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