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CCS A 00
DB51
DB51/T *****-2020
川产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桑框
(征求意见稿)
20**-**一** 实施
2 0**-**一** 发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二级支干和枝条。
5. 2. 3. 2 主干
秋冬栽植后,第二年春季发芽前,离地5cm剪干,待新芽长至1 cm~2cm时疏芽,保留最上端1个 健壮芽生长。待新梢长至60cm~70cm时,在离地面40〜45cm剪去枝条上部,确定主干。
5. 2. 3. 3 支干
当主干最顶端新芽长至1cm〜2cm时疏芽,选留位置匀称的健壮芽条2〜3个,生长成为一级枝条。
第三年桑根采收后,在离一级枝条基部25cm~30cm处剪去枝条上部,形成一级支干。当一级支干 最顶端新芽长至1 cm〜2cm时疏芽,选留位置匀称的健壮芽条2〜3个,生长成为二级枝条。
第四年桑植采收后,在离二级枝条基部20cm~25cm处剪去枝条上部,形成二级支干。当二级支干 最顶端新芽长至1 cm〜2cm时疏芽,选留位置匀称的健壮芽条2〜3个,生长成为枝条。
5. 2. 3. 4 枝条
每年桑根采摘完后,在二级支干拳头处进行夏伐,当新芽长至1〜2cm时疏芽,选留位置匀称的健 壮芽条2〜3个,生长成为枝条。
5. 3. 1灌溉
栽植后及时浇水灌溉,后期根据土壤墙情灌溉。
12月至次年1月,桑树落叶休眠后,翻耕行间土壤,深度20cm〜25cm; 7月,结合施肥除去桑园 杂草。12月冬耕炕土前,清除桑园落叶、杂草。
选择晴天,主要选择施有机肥,6月中下旬施夏肥,12月中下旬施冬肥。施肥方法参见附录A。
3. 4病虫害防治
农药施用应符合GB/T 8321以及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名录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 录Bo
米:收与加工
1采收
1. 1采收时间
3月下旬到5月上旬,桑根果实充分膨大、呈深紫红色时采摘。
1. 2采收方法
手工采摘,宜戴一次性手套,用清洁卫生用具盛装、暂贮和转运,操作时应轻摘、轻放、轻运, 避免损伤,不伤果肉,保持桑棋果实的完整。
采回的鲜桑柩进行分拣,剔除腐烂、霉变、异味、病虫害的桑根,用清水进行清洗、滤干或风干后, 采用热风烘干法或阳光晾晒法加工。干燥技术参见附录C
包装、标识与储藏
1包装
应符合SB/T 11182的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对药品包装材料标准,禁止使用含“氯”成分和 其它有毒材料,尽量选择可降解的环保材料。一般以纸箱和编织袋为宜。
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品名、产地、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其它注意事项。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应符合SB/T 11094、SB/T 11095的规定。宜放在清洁、通风、干燥的仓库中,温度0°C〜10°C、
相对湿度<70%o
附录A
(资料性)
施肥方法
1施肥原则
遵从《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应重施基肥,轻施追肥,重施钾肥,轻施氮肥, 以有机肥为主。
2施肥时间
6月底〜7月初施夏肥,12月中下旬施冬肥。
3肥料种类及用量
苗期施肥2〜3次,以薄施淡肥为主,每667m2每次施腐熟农家水肥1000kg或尿素2〜3kg兑水淋 施。移栽后,每年施肥2次,每667 ni。桑园,夏肥(复混肥15:15:15) 40〜50kg,冬肥有机肥(氮磷 钾N5%,有机质N45%,有效活菌数N0. 2亿/g) 1500〜2000kg。
A. 4施肥方法
采用沟施法或穴施法。
附录B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1病虫种类
主要有桑根菌核病、桑褐斑病、桑赤锈病、、桑芽枯病等病害,桑植浆痿蚊、桑蓟马、桑叶蛾、桑 螟、桑毛虫、桑天牛、桑尺蟆等害虫。
2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定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为辅的防治策略。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主要采用品种搭配、合理剪伐、合理施肥、土地深耕、桑园除草、清洁桑园、开沟排水等; 物理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摘除病植、隔年轮伐、地膜覆盖等;生物防治主要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保 护和利用天敌、优选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昆虫性诱剂等方法;化学防治按照NY/T 1027执行。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干燥方法
1热风烘干
1. 1设施设备
热风烘干机及摊晾设施,或烘房及配套设施。
一烘
将鲜桑植按8 kg/m2摊放于烘盘或烘床上,置入烘干机或烘房内。烘干初始温度55 °C,在1 h〜2 h时间内逐渐升温至65 °C,相对湿度保持30
川产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桑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