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眩晕的中医辨证及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1
眩晕的中医辨证与护理
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病症。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自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归丸为主方;
.
1
  〔3〕 气血两虚:证候:头眩眼花,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4〕 痰浊中阻;证候;头昏如蒙,目视色黑,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治法:化湿祛痰。
  主方:半夏天麻白术汤。
3、 辩证施护
  〔1〕 肝阳上亢型:
  ① 患者常因情绪冲动而诱发眩晕,应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注意抑制情志变化,并努力创造幽雅和谐的养病环境,使其心情舒畅。
  ② 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和,整洁安静,防止噪音刺激。
  ③ 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用山楂、淡菜、紫菜、芹菜、海蜇、荸荠,香菇等,禁食辛辣、油腻、粘滑及过咸之品。
  ④ 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可以缓解眩晕。
  ⑤ 眩晕严重时,不能起床活动,需卧床休息,做好根底护理。当眩晕缓解后,还需休息一段时间,起坐动作不宜太快,少作旋转、弯腰动作,行走时可用拐杖扶持。怕光线刺激的患者可戴太阳镜,以减少眩晕发作。
.
1
  ⑥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
  〔2〕 肾精亏损型:
  ① 根据证型安排病床。阳虚者宜住温暖处,充足,防止风寒;阴虚者应注意室凉润,通风良好,光线不可过强,保持安静。
  ② 使患者睡眠充足,失眠时可针刺神门、关、或口服琥珀胶囊4粒等镇静剂。
  ③ 中药早晚温服。假设眩晕发作有定时,可于发作前1小时服药,或能缓解病症。假设伴呕吐时,可将药液浓缩,少量屡次频服,必要时用鼻饲给药。
  ④ 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胡桃肉、红枣、山药、甲鱼、羊肝、猪肾等血肉有情之品。阴虚患者忌食羊肉、辛辣。
  ⑤ 针刺肾俞、肝俞、三阴交、脾俞、百会,也可耳穴埋针,疗效均可。
  〔3〕 气血两虚型:
  ① 注意保持病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不要碰撞或摇动床位,以免加重病情。
.
1
  ② 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③ 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用种粗粮、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
  ④ 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梅花针与捏脊疗法,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患者增进食欲。
  〔4〕 痰浊中阻型:
  ① 痰湿较盛的患者应居住在宽阔明亮、通风、枯燥、温度适宜的房间。
  ② 观察患者眩晕及呕吐情况。一般眩晕多为发作性,发作时视物不清,两眼发黑,轻者自觉如腾云驾雾,闭目后病症可减;重者如四周事物均在旋转,站立不稳;并伴恶心呕吐,发作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如眩晕渐起,其它病症持续不愈,逐渐加重,则反属难治,应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并通知医生。
  ③ 针刺中脘、丰隆、关、风池,如眩晕严重,不省人事者,加针人中穴。
  ④ 可多食苡米、红小豆、西瓜、玉米、冬瓜、竹笋等清热利湿之物,禁忌甜粘、生冷、肥腻饮

眩晕的中医辨证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28610723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5-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