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BIM应用工程实例
第4章
本章选取4个典型BIM 应用工程案例,分别是上海中心大厦、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南科大厦和沈阳市南北快速干道工程综合管廊,将从不同内容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BIM应用工程实例
第4章
本章选取4个典型BIM 应用工程案例,分别是上海中心大厦、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南科大厦和沈阳市南北快速干道工程综合管廊,将从不同内容和角度给读者一个感性认识。
本
章
要
点
(1)熟悉项目全周期的BIM 应用。
(2)了解被动式绿色节能建筑BIM 应用。
(3)了解装配式建筑BIM 应用。
(4)了解城市综合管廊BIM 应用。
学
习
目
标
上海中心大厦
项目简介
海中心大厦项目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m,总高度632m,共121层,建成后有望成为新的中国第一高楼,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排名前三(见图4-1)。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8万m2,绿化率33%。总投入将达148亿元,施工前项目预计在2012年12月在低区办公及裙房部分试营业,2013年12月主楼结构封顶。2014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建设周期为72个月。
上海中心大厦围绕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为理念,力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利用,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大厦以中国绿色建筑和美国LEED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为目标,力争成为中国第一座得到“双认证”的绿色超高层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
项目挑战
上海中心大厦
项目全周期BIM 应用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从2008年年底开始全面规划和实施BIM 技术,通过与项目设计方、施工方和业内专家的合作,推动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全方位实施BIM 技术。
上海中心大厦
项目全周期BIM 应用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在设计上海中心大厦项目的过程中,首先应用BIM 工具创建了项目的建筑和结构模型,并通过模型的碰撞检测,发现了众多二维图纸各专业设计冲突的问题,如图4-3所示,对于图纸上管线之间的碰撞问题进行了有效排查。
上海中心大厦
项目全周期BIM 应用
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
项目简介
坐落于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西南侧的中德节能示范中心是沈阳建筑大学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合作设计的节能示范项目,由辽宁省政府和沈阳建筑大学共同投资建设。中心建筑面积1600m2,共三层,其中地上二层面积1040m2,地下一层面积560m2,已于2015年5月建成(图4-5)。
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
项目简介
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
项目挑战
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
项目挑战
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
被动式绿色节能建筑设计BIM 应用
首先,该项目对于绿色进驻的生态数据进行了采集,包括太阳辐射、焓湿图等气候数据,以及建筑材料属性信息,以便Revit及GBS对生态性能的协同分析。
其次,设计者应用BIM 协同软件辅助建筑布局与形体分析。
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南科大厦
项目简介
作为首个国家现代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示范城市,沈阳南科大厦(图4-8)(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南科大厦简称)是沈阳最早的一批装配式建筑。它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高科路,占地8037m2,总建筑面积5万m2。
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南科大厦
项目挑战
按照传统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从设计到施工这一路,沈阳南科大厦走得并不轻松,在整个过程中暴露了很多装配式建筑的常见难题。
首先,传统装配式结构设计过程中常以现浇式结构作为分析,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这样做最大的弊端是预制构件深化过程中产生的预制构件存在着尺寸不统一,型号不标准,过于复杂的现象,构件往往达不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工业标准,不利于标准化和工业化设计,也不利于工业量产。
其次,传统的装配建筑模式的建设、设计、工厂制造,现场安装三个阶段是分开的,预制构件不合理的设计,往往只有在安装过程中才会发现,造成变化和浪费,甚至影响质量,这个弊端同样严重阻碍了中国装配式工业化发展。
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南科大厦
装配式建筑BIM
第四章--BIM应用工程实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