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李立奎农村客运公交化是指用城市公交车运营方式改造和代替现行的农村客运班车运营方式。经营主体由个体变为公司, 经营方式由多、小、散、弱的个体经营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公司化经营,管理方式由分散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管理,实行“五定六统一”管理模式, 即: 定线、定车、定点、定时、定型; 统一车型、统一标志、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票价, 城乡道路旅客运输实现无缝衔接和零换乘目标,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短途农村客运公交化, 是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是发展和提升农村客运的重要举措, 是道路运输行业做好“三个服务”的必然要求, 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重要内容, 也是短途农村客运的发展方向。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 在我州如何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一直是笔者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深入我州各县市调研的基础上,就我州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一、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州道路旅客运输市场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农村客运事业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 2007 年底, 我州乡镇通班车率达 98% , 行政村通班车率为 % 。尚未开通班车的行政村主要集中在山区乡镇, 山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绝大多数坝区乡镇的行政村已开通了班车, 基本满足了坝区农民最低的出行需求。我州短途农村客运主要由个体中巴车和微型车承担, 在运营中暴露出许多弊端: 一是经营主体多,小、散、弱, 抗风险能力低, 管理部门难于实施有效监管; 二是经营行为不规范, 拉客、宰客、甩客、兜客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市场矛盾多, 恶性竞争, 经常发生群体性事件, 影响社会稳定; 四是车辆档次较低、车况差、设施简陋, 安全系数不高; 五是运力总量过剩, 盈利水平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不仅要求走得了, 还要走得好、走得便捷、走得安全。农民群众内心深处强烈要求象城里人一样坐上公交车。笔者认为, 道路运输行业管部门应想群众所想, 帮群众所需, 对全州客流量较集中的短途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 开通连接城乡的公交车。由集中经营的城乡公交车替代分散经营的个体中巴车和微型车客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让居住在城区以外的群众享受客运准时、停靠有序、安全舒适、票价合理、服务规范的客运服务, 是交通部门的职责所在。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对我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镇化进程,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交通部门应该紧紧围绕大局, 全力推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我们交通人应当顺应时代发展,不能坐等观望,更不能抱残守缺。我们要有地位, 就必须有所作为。实施短途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不仅是对交通人战斗力的检验, 还是对交通人大局观的考验。鉴于公交车传统上由建设部门管理, 大部制改革后, 虽已划归交通部门管理, 但目前基层尚未交接此项工作。在具体操作上, 我们强调农村公交车只是在运营方式上实行公交化, 其属性仍然是目前的道路客运, 继续由交通部门按照道路运输法规进行管理。二、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范围我州现有班线客运车辆 183 4辆,班线 148条, 其中农村班线客

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tuhlwwue61571
  • 文件大小103 KB
  • 时间2017-04-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