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6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档编号:
20150329-1
编纂:
项目管理部
修订日期:
2015-3-29
保密级别:
★★★★★
文档版本: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建设方案
二零一五年三月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分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章项目设计原则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项目设计原则是,保证平台的灵活性、可扩展、可重用、可维护等特性。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避免大量、重复的软件开发,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在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的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规划设计,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标准。
二、安全性原则
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对于计算机软件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系统中的任何数据丢失、数据错误以及数据泄露都有可能对学院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在方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保密因素,保证系统数据不会被非法修改、窃取、破坏。
三、稳定性原则本系统设计要具有高稳定性,系统在正常的访问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提供远程教育服务。
四、高效性原则
由于系统随时都可能需要处理并发的业务请求,所以要求系统设计要尽可能紧凑、高效,尽量加快每次业务请求的响应时间,避免出现用户需要长时间等待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情况。
五、技术先进性原则
系统方案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实现应采用先进、成熟的软件设计技术,所采用的开发和实现技术应符合今后的技术发展潮流,使得整个系统具有更长的技术生命周期,从而保护系统的开发投资。
六、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要充分考虑今后平台业务的发展、运营管理体制的改变等因素,系统设计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便于在今后业务情况发展、变化时,可以根据应用需求的改变而方便地扩充和调整系统功能,从而满足新的应用需求。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第4页
七、易维护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该便于安装、升级和维护,尽可能减少因系统维护问题对平台的管理服务产生影响。
八、易使用性原则
系统的用户接口界面设计应符合用户已有的操作习惯,系统操作应易学易用。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第4页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第5页
第四章平台总体设计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架构由五层两体系组成,“五层”分别是:表现层、接口层、逻
辑层、访问层、基础层;两体系分别为:身份认证和安全体系、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如图
-1所示:
乂现空接口WEB客户端接口
基础层
-1系统总体架构
移动客户端接口
WEB眼务器接口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访问网络链路访问
服务器
巡检分析库存管貯纸效考核
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表现层
对于用户来说,对平台比较直观的印象就是表现层,表现层比较笼统的概念可以说是系统的界面,用于呈现系统的功能供用户进行使用。
表现层的作用如下:
1、管理用户的请求和响应
2、提供一个控制起来将调用委托到业务逻辑和其他上游处理
3、将来自于抛出例外的其他层的例外处理到正常提示中
4、组装可以在视图中表现的模型对象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第13页
5、执行UI校验
•接口层
为表现层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并实现与其它系统的交互。
逻辑层
逻辑层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逻辑层称为领域层。
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又称为DAL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查询),Insert(插入),Update(更新),Delete(删除)等操作。
基础层
基础层是平台的基本构架环境,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流媒体
服务器、存储设备、计算机网络等。
身份认证和安全体系
平台安全系统设计除了包含计算机网络、主机、应用系统等进行安全规划之外,系统运行的安全设计也是安全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运行维护保障机制包含统一性和标准性、公众服务性、专业性、权威性。因此,运行维护机制要把握三个要素:
要保持服务器的稳定高效;
要适应社会对服务多样化的要求;
要提供简便、规范、畅通的基础数据输入/输出手段。

网络拓扑架构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第7页
本平台使用硬件主要包括:路由器、防火墙、WEB服务器、转码服务器、流媒体服务
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等,-1所示。
曲川心
OJttM
穆妙用户
WEB畏务生轨加屋讯芙魁
0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