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学反思简短
这是石灰吟教学反思简短,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石灰吟教学反思简短第 1 篇 教学目标:
《石灰吟》优秀教案
1、学会3个生字,相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解的?
、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e、从诗歌中找出你最喜爱的一句,细致赏析一下,说说你喜爱的理由。
四人小组探讨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五、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自由圈点批注,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索,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探讨。若仍不能解决,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分析、理解。
七、老师小结:
科学家探讨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抒情性的科学诗的形式,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爱护地球上面临灭亡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须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
八、作业:
(1)课后学会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课训作业。
石灰吟教学反思简短第 3 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毅不屈、明哲保身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究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状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
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击:撞击。若:似乎。等闲:平常事。人间: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依次,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
5.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6.小结并尝试背诵。
《石灰吟》教学设计2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打算,可以打算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学问、石灰的原料,也许的生产过程等。
一、干脆揭题
1、我们今日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同学自身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赞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究竟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二、读准古诗
1、同学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同学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1、小组沟通
2、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示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
石灰吟教学反思简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