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广东大学杨州大学招生条件改革试点院校招生条件湖北 510 分能考什么大学篇一: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厅[ 2004 ] 21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有关部门( 单位) 教育司(局), 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了深入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根据近年来开展教学评估工作的实践和研究, 我部对 2002 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进行了修订,现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运用评估工作积极地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建设,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次印发的评估方案适用于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本方案对医药等科类高等学校在部分指标上有特殊要求, 具体标准将另行通知。今年下半年开始被评估的学校, 要依据本方案搞好自评工作, 并及时将评建工作的进展情况报告我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办公厅二○○四年八月十二日附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附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及其标准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教育部二○○四年八月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篇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简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 贯彻“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 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 促进学校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 按照教育规律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评估方案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反映各类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 特别强调“三个符合度”,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1] 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有如下指标体系。[1]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1. 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定位 办学思路 2.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主讲教师 3. 教学条件与利用 教学基本设施 教学经费 4.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专业 课程 实践教学 5. 教学管理 管理队伍 质量控制 6. 学风 教师风范 学习风气 7. 教学效果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 体育 社会声誉 就业特色项目编辑本段评估结论及其标准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优秀: A≥ 15,C≤3, (其中重要项目 A≥9,C≤1), D=0 ,特色鲜明。良好: A+B ≥ 15,( 其中重要项目 A+B ≥9, D=0 ),D≤1; 有特色项目。合格: D≤3, (其中重要项目 D≤1)。[2] 本方案二级指标共 19 项。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 11 项, 一般指标 8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 A、B、C、D 四级, 评估标准给出 A、C 两级,介于 A、C 级之间的为 B 级,低于C 级的为 D 级。[1]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事实上,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忆犹新、印象深刻的是从 200 3 年到 2008 年持续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2] 1985 年, 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 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2] 1990 年, 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2] 1994 年初, 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 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2] 2002 年, 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