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名医医案选评?钱乙医案?李杲医案?张从正医案?朱震亨医案主要内容钱乙医案?钱乙(公元 1032 -1113 年),字仲阳,宋代东平人(今山东东平县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化的儿科医生。著有《小儿药证直诀》传世。?钱乙首次将儿科疾患用五脏虚实寒热为纲加以分证归纳,每证分别五脏寒热补泻进行辨证论治,至今仍沿用于临床。?善于治疗小儿吐泻惊风,泻青丸、泻黄散、泻白散等为其所创之方。?他的病案共有亲手治验儿科各证 19 则,全部载于《小儿药证直决》之中。?医案来源: 《小儿药证直决》肺热咳嗽案?东都张氏孙九岁,病肺热。他医以犀、珠、龙、麝、生牛黄治之,一月不愈。其证嗽喘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钱氏用使君子圆、益黄散。张曰:本有热,何以又行温药?他医用凉药攻之,一月尚无效。钱曰:凉药久则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 病必愈矣。服补脾药二日,其子欲饮食,钱以泻白散泻其肺,遂愈。张曰:何以不虚?钱曰:先实其脾,然后泻肺,故不虚也。钱乙医案按: ?病因病机分析:此案本属肺中有热,因误用辛香走窜之药,不仅药不中病,肺气更加上逆,且波及于脾,脾失健运,形成肺实脾虚之证。?辩证分析:本肺热而用辛香之药,肺气更逆而见嗽喘闷乱,热蕴于里,肺阴受伤,故见饮水不止,引邪深入,伤及于脾,则全不能食。钱乙医案?论治分析:本案治之棘手。若补脾之虚,易致肺气更加壅郁,单泻肺之实,又恐重虚脾阳。钱氏善于掌握肺脾关系,采用先实脾后泻肺之法,先以使君子驱邪之品,但以益脾为主,候其脾气来复,饮食既见,再以泻白散泻其肺中郁热,因而竟获全愈。本案先益脾,后泻肺,这是培土生金在临床上的变法,并说明正确解决五脏间的虚实补泻,对提高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龙、麝等香窜药物既易耗散阳气,亦能损伤阴液,用之不当,不仅不能去病,而且易引病邪深入,应引以为戒。钱乙医案李杲医案?李杲(公元 1180 —— 1251 年),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真定( 今河北省正定市) 人,创“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为中医脾胃论的创始者,对论治内伤杂病有卓越的贡献, 后人也称之为补土派开山,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治疗独具特色,善用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之法调理各科疾病。对明清的内科学影响很大,如薛立斋、汪石山、李中梓、张璐、胡慎柔等都是善于补脾的医家。?其医案散见于《兰室秘藏》及《脾胃论》二书中。?医案来源: 《兰室秘藏》普济消毒饮?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主治?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医案医案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