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管理
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财政部颁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该制度从2012年起正式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在成本管理方面提出了创新和改进,一方面,增设科目,更加充分地反映成本信息;另一方面,对成本核算提出更加细致和明确的要求。这将对提高医院成本控制的效果、促进医院向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管理的创新点出发,阐述了运用新会计制度进行成本管理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创新改进固定资产成本核算单元
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在提高临床诊断效益、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愈发地意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科学的管理决策能节约医院成本,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增强医院综合竞争能力。成本管理作为医院经营管理的核心,对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做出科学决策、迈向现代化医院管理等多方面给予了重要支持和有力保障。财政部于2011年1月1日颁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于201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制度在加强医院成本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完善。
一、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医院成本管理是适应国家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需要。成本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当今,医疗服务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病人在选择就医环境时也将就医成本作为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医院只有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才能改变过去那种不计成本费用、不搞核算的状况;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变浪费的现象。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不完全依赖于政府扶持、财政拨款建设,在竞争环境中以“低成本,优服务”取胜,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达到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二)加强医院成本管理是适应医院内部科学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医院资产规模庞大,加强成本管理,能更好地衡量资产的价值,促进资产的科学使用,防止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医院科室划分众多,不同职能科室的成本和消耗产生的经济效益各异,加强成本管理,能更好地核算科室成本,找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加强成本管理能促进医院会计向现代经济管理模式会计信息系统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医院会计核算内容单一,核算面狭窄,在新医院会计制度指导下加强成本管理,对医院经济事项进行宏观预测、规划、控制、评估考核,可以提高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医院会计向现代医院经济管理模式方向迈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指导作用。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加强成本管理的创新
在市场化条件下,医院内部管理者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财务信息的要求更加明确和细化,为了使医院发展更适应外界环境和内部需要,201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在体现医院事业单位核算特点的同时,进一步融合了企业会计制度的优势。成本管理方面,新医院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和核算方式上有所创新和改进。
(一)对固定资产相关科目进行了修订
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指出,开展医疗全成本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