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路桥体育“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路桥区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送审稿)
一'“十一五”时期路桥区体育事业发展回顾
(一) 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全区4个镇、6个街道, 共创建省级体育强镇3个,省级体育先进街道1个,省级体育小 康村106家,综合文化站10家,下,以体育社团为线,以基层 体育指导站(点)为点的点线结合、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组织网 络。通过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体育网络,为群众体育 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 抓住“场地、组织、活动”三个环节,坚持“活动与建 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基本原则,举办具有路桥特色的群众性体 育活动。以“元旦-春节-元宵活动"、“全民健身月"、“体彩杯 系列比赛"、“全民健身展示大会"等系列活动,使全民健身活动 贯穿全年。
3、 切实加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妇女儿童等 特殊人群的体育发展。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特殊人群健身需求的
形式和途径。
4、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积极实施农村“小康健身工程”,以 创建省级体育小康村为抓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 农村体育与新农村建设、科学健身服务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区 对镇、街道的年度目标考核之中。
5、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施行面达100%。加快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软硬件投入,积极创 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使之成为培养全民健身骨干队伍的摇篮。
(二)竞技体育:实施省运战略,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提高 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
1、 办好区竞技体育学校。坚持体教结合,鼓励有条件的重 点中小学承担区竞技体育学校重点项目优秀苗子的布点培训任 务,逐步形成多种训练形式,多种投入渠道并存的青少年体育后 备人才训练网络。实行教练员聘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优化教 练员队伍结构,筛选、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教练员。加大基础设 施投入,完成体育训练中心游泳池和综合楼建设,努力将区竞技 体育学校建设成为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 向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输送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逐年增 加,力争“十二五”期间我区输送到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以上训 练单位的人数达到5人以上,力争有1名以上优秀运动员输送到 国家队。
3、 逐步扩大竞技体育规模,提高全面参与竞争的综合实力,
有计划地增加适合我区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增设举重、摔跤、 散打、羽毛球、游泳等项目,提高竞技体育的竞争水平。
4、 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 人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总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 合理的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深化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建设,对重点项目,重点选手,予 以重点投入,重点培养,重点保障,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管理。
5、 进一步完善教练员学历教育、资格认定、岗位培训制度 和学习、能力考核机制,加强对中青年教练员的培养,逐步提高 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文化素质和生活待遇。加强对体育管理人 员的培养,加速体育管理干部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年轻化
(三)体育产业:培育体育市场体系,促进体育市场多元投 资经营主体格局的形成。
1、 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强体育产业政策 研究,逐步规范体育产业市场。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广泛吸 引

《路桥体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2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