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下乡》读书笔记
《送法下乡》一书由苏力老师著,苏力老师的著作还有《制 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阅读秩序》。苏力老 师的书易懂却不俗,让读者有强烈的往下看的欲望。
看《送法下乡》这本书,最开始我没有直接打开书本,而《送法下乡》读书笔记
《送法下乡》一书由苏力老师著,苏力老师的著作还有《制 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阅读秩序》。苏力老 师的书易懂却不俗,让读者有强烈的往下看的欲望。
看《送法下乡》这本书,最开始我没有直接打开书本,而是 在想送法下乡是什么?为什么送法下乡?最初我的理解是:“法” 是法律知识,“乡”是偏远地区,“送法下乡”是去偏远地区普及法 律知识。因为偏远地区的人们法律意识薄弱,所以才送法下乡。 打开书本一看,第一编的第一章就是“为什么送法下乡”。细看才 知道,原来“送法下乡”并不是我理解的那样,而是国家权力试图 在其有效权力的边缘地带以司法方式建立或强化自己的权威,是 国家权力意求的秩序得以贯彻落实的努力。送法下乡是为了保证 或促使国家权力,包括法律力量,向农村有效渗透和控制。
苏力的《送法下乡》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基层法院,处在我国 司法制度的最底层,该书是对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的优秀作 品。中国现在学术界的法律研究一般以法学为视角,该书从社会 学的角度分析了基层法官审判方法的合理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
肯定了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本书以强世功、赵晓力和和欣1996年底在中国陕北农村调 查时参与观察的一起法院下乡依法收贷案作为开始,引出本书的 基本问题:为什么送法下乡?山西北部靠近沙漠地带的某些农民 在大约10年前向信用社贷了一笔200元的欠款,期限为3个月, 但一直未还。信用社曾几次催要,都没有结果。后来,在地区和 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加强“依法收贷”的动员下,信用社向人民法 庭提出诉讼请求。人们法庭庭长因此带着信用社的人下乡收贷。 到了该村,法庭庭长首先找到了村干部,村干部领他们到借贷人 家中,不巧的是,借贷人已外出放羊,村干部因此出去找借贷人, 借贷人回来后,就在炕上开庭了。在这起案件中,借贷人应缴纳 的金额为本金200元、10年的利息500元、下乡交通费用200 元、诉讼费200元,村干部在未与庭长以及原告信用社商量的 情况下,自作主张地要求借贷人只及时还上本息,免了交通费和 诉讼赛。最后,借贷人借钱还了贷款本息,法庭以调解结案。在 这个案件中,法官凭着自己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司法素质, 借助村干部对借贷人的了解,恰到好处地以调解方式结案。看苏 力老师的书不会很费劲,精炼但不乏味的语句,我以轻松的心情 抱着对苏力老师笔下基层法院的好奇看完了这本书。
看完了这本书,我主要有以下思考:送法下乡是什么?为什 么送法下乡?(前文已提到)调解在基层司法中的作用?基层法
律人的作用?司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区别?
调解在基层司法中的作用
调解之所以能进入中国的正式的司法制度,成为一道法定的 程序,绝非偶然,绝非仅仅因为它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更重 要的原因在于它是实施权力的有效工具。中国是个熟人社会,人 情社会,中国人一般怕上法庭丢面子,在乡村尤其如此,在乡村 更加看重邻里关系,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调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国家 权力的
《送法下乡》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