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外锁闭和道岔内锁闭的特点分析
摘要:研究了道岔外锁闭和道岔内锁闭的工作过程及原理,结合现有道岔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了两者间的优劣和各自特点。
关健词:道岔内镇闭;分动道岔钩型外锁闭;工作原理;分析。
1概述
道岔是铁路线路上以其尖轨杆动程便可形成各种适合不同情况不同开口道岔的配套转换设备,满足不同道岔的使用需要。
作为在我国长期使用的道岔锁闭制式,道岔内锁闭具有以下特点:
零部件较少,造价低,安装、调整简单,易于维护;
转辙机和安装装置对不同动程道岔的适应性好,即较少的规格和型号就可满足各种动程道岔的使用需要。但是,道岔内锁闭最终是由转辙机内动作杆锁闭装置和锁闭杆辅助锁闭功能来实现尖轨锁闭的,当列车速度增大时,转辙机内锁闭机构将受到更大的冲击,可能会因疲劳、断杆而失去本身的锁闭功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道岔外锁闭道岔外锁闭装置是通过转辙机转换并直接把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锁闭在一起的机械装置。我国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研究经过了几个阶段:
由于传统看法的影响,我国首先采用了道岔尖轨联动的外锁闭装置;但是总结国外经验,发现把两根尖轨分开,无论是对工务道岔本身的平顺还是对电务转换设备都有益处,于是工务、电务共同开发出两根尖轨分动的道岔以及适用于分动道岔的锁闭装置;最初我国道岔推广的是燕尾式外锁,它的结构受力和安装调整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铁路道岔的实际状况,在总结了前期分动外锁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道岔转换技术中心研制出了钩型外锁闭装置。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铁路全面推广了成熟的分动道岔钩型外锁闭装置,道岔外锁闭已经成为中国铁路道岔锁闭的主要制式。
下面就以尖轨用钩型外锁闭装置为例,详细介绍分动道岔钩型外锁闭装置的动作原理。
钩型外锁闭装置由锁闭杆、锁钩、尖轨连接铁、锁闭铁、锁闭框五部分组成。锁闭杆与转辙机动作杆连接来实现道岔的转换,同时又通过杆上的凸起部分与锁钩配合完成锁闭功能;
锁钩通过尖轨连接铁与尖轨连接,锁钩移动即带动尖轨移动;锁闭铁通过锁闭框与基本轨固定连接,锁闭铁相对于基本轨是固定的,锁钩与锁闭铁配合实现尖轨和基本轨的密贴。
钩型外锁闭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为160mm,配套转辙机动程为220mm的某道岔为例):
当道岔左侧尖轨密贴时,左侧锁钩头部被锁闭杆左凸起顶住不能向下转动而锁钩头部斜面与左侧锁闭铁密贴,使锁钩也不能向右移动,即尖轨不能向右移动,从而把左侧尖轨锁闭在密贴位置;而右侧锁钩头部上平面与右侧锁闭铁下平面密贴,锁钩下部的缺口被锁闭杆右凸起卡住不能左右移动,从而把右侧斥离轨锁闭在规定开口位置。锁闭杆在转辙机动作杆的作用下由左向右移动43mm时,锁闭杆右凸起带动右侧锁钩并通过尖轨连接铁使斥离尖轨向密贴方向移动,
5同时锁闭杆左凸起滑行至左侧锁钩缺口;由于左侧锁钩头部与锁闭铁是斜面接触,所以当动作杆继续向右移动17mm时,左侧锁钩头部会沿斜面下滑直至滑出左侧锁闭铁斜面,同时锁闭杆左凸起完全插人左侧锁钩缺口,密贴尖轨解锁;两尖轨同时移动100mm时,右侧尖轨密贴,然后锁闭杆继续向右移动17mm,由于尖轨已经密贴右侧锁钩不能继续右移,锁闭杆右凸起将通过与锁钩的接触斜面把锁钩头部向推起,直到右侧锁钩头部斜面与右侧锁闭铁斜面完全密贴,达到锁闭状态;当右侧尖轨锁闭完毕时,左侧尖轨尚未达到规定
道岔外锁闭和道岔内锁闭的特点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