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诗词鉴赏要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联诗,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 沉执着而又殷切之情。就是在今天,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歌曲,仍可车载斗量。在唐宋 诗词中,直可汗牛充栋,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什,千古传唱不衰,就是这个意思。先以武元衡的《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为例做个 简要的分析:诗中的第三句写春风吹梦,第四句写梦逐春风,那和煦的春风仿佛正在为 天涯漂泊者带来故乡春天的信息,圆了牵肠挂肚的乡思梦,飘飘荡荡,越大山,跨大河, 回到了故乡。梦中的春风是那么的多情,又那么善解人意,似乎成了诗人回乡的引路者。 这样,无形的梦境就变成了有形的现实,抽象的乡思就被形象化了,这里用的是化虚为 实的表现手法。还有司空图的《华下》(故园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 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戎昱的《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寒江近户慢流声,竹影 当窗月乱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等,都是用记梦来抒发乡思之情的 佳作,可以做个比较鉴赏,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下面再以解题分析来结束本段:“阅
读顾况《听角思归》(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 影徘徊。),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解答前应先考 虑诗中哪些地方是记梦,哪些地方是写梦醒之后的景象,再和诗题中“思归”情结联系起 来分析,就不难做出这样的回答:“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 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 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
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在战火连年不断之时,人民是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信息,因此,诗 人认为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金”,这一千古名句不但抒发了杜甫对亲人的殷切思念之 情,而且把国恨家愁抒发得淋漓尽致,把忧国忧之民之情表达得十分充分。还是举个很 有趣的例子来作深入一点的分析: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 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柔情万种, “一行书信千行泪”,说不完,写不尽,其间充满了深厚丰富的感情和难以完全表达的矛 盾,又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到带信人要出发了,仍然担心漏掉了什么, 觉得还有没写完的,又开封想再添上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 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 以《唐诗别裁》认为这首诗“亦复人人胸臆语,与'马上相逢无纸笔'一首同妙。”潘德舆《养 一斋诗话》更是推崇备至,以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而白居易的“心绪 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在写法上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湾的“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以“雁传尺素”来表达,也别有一番滋味。为了加深认识,我们可以用岑参 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 安。)出道题进行练习,以期得到巩固,题曰“诗人出塞路上逢入京使者,想给亲人捎 封信,但却苦于没有纸和笔,只好请他带个平安口信。诗人真的连纸笔都没有吗?这样 表达妙在哪里?请从语言和风格上
4.乡思诗词鉴赏要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