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淄博师专 2010 — 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主讲教师郭婷婷教研室主任崔俊涛系负责人周京峰课程舞蹈系教育系专业学前教育班级 2010 高职编号 07046 讲课学时 15 习题课学时 15 实验课学时 0 共计学时 30 周数 15 考核形式技能考核其它说明学期课程结构分析本学期课程为 2010 级高职的舞蹈必修课, 教材为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专《舞蹈》教材。本学期教学内容为蒙族和维族民族民间舞部分。一、藏族舞蹈的风格、动作特点,一般表现形式和规律。 1、在舞蹈动律上, 藏族舞膝关节的颤动和屈伸是重要特点, 舞蹈时膝关节松弛, 即柔又富弹性, 手臂上肢动作是随舞步的变化和膝关节的屈伸自然形成, 上体的移动, 动作有整体感。2、在动作特点上, 不表现在双脚自然外开, 动力腿多是自然勾脚, 在动作组合规律上,都有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四步回转”等规律。二、蒙族舞的风格、动作特点,一般表现形式和规律。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体现在动态上的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舞中有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六种“肩功”,练就一番炉火炖青的肩功同样不应寻求什么捷径, 而应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单一的硬肩训练起。如从硬肩到柔肩, 柔肩即具有对硬肩的“夸张化”的特征, 在相同的动态中柔肩应发力缓慢, 形成对硬肩的聚集规律, 通过训练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2- 同样,在训练臂腕的过程中,也应以单一的提压腕开始练习。在肢体的训练中,除了讲究稳扎稳打,还应注意一点就是舞者在心理上产生美感效应。对柔肩的审美体验应该是一种概念性的反射,即延续慢发力、幅度大、呈连绵不断的波浪状,充满延伸的质感,而对弹肩、硬肩则应有快发力、幅度小、有棱有角、瞬间静止的审美意识。在训练当中要一直要保持一种蒙古族的基本形象和精神气质, 透过这种情感、形态、运气、发力的典型表现,涵概出一种“圆形、圆线、圆韵”。蒙族人民的精神特征是由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的,主要表现为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反映在舞蹈中,应该要折射出“天之骄子”的豪迈气质。如双臂延伸动作的象征意义, 宽阔的胸怀、坦荡的性格;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而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时而极目远眺,时而俯临前方,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这一切体现出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舞的素质。处理好蒙族舞的节奏是为了突出蒙族的精神气质。并且是舞蹈意义上的再升华,具体来说,在舞蹈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 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达情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 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 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010 级高职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学生在身体的软度、力度、协调性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舞蹈的基本知识也有了些许掌握,为本学期藏族,蒙族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打下了铺垫。-3- 学期教学目标要求因学生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目标要求如下: 1 、让学生了解藏族,蒙族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一般表现形式和规律。 2 、通过学习舞蹈组合使学生掌握藏族和蒙族舞蹈的常用基本动作。 3 、通过欣赏舞蹈作品,提高学
大专《舞蹈》教材 10级高职舞蹈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