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近西柏坡.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走近西柏坡
只要你接触了勤劳的西柏坡人民,你就会发现真正的西柏坡精神就在你的身边。
为纪念中国: .
走近西柏坡
只要你接触了勤劳的西柏坡人民,你就会发现真正的西柏坡精神就在你的身边。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4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促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加强全体党员对“三个代表”和“两个务必,,等重要理论的学习、贯彻和实践,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党总支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七一”前夕开展了一次以“实践三个代表,保持两个务必”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活动。6月24日至27日,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党总支组织20名党员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希望通过瞻仰革命圣地来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以继承先烈遗志。
七月前夕,正逢太行的夏日。
带着一种崇敬,带着一种神往,在火红的骄阳下,我们来到了西柏坡。
太行山下的一个小小的村落。这儿,三面环山,一条小溪从中间流过。我们漫步在这个小山村里,寻找当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留下的足印、聆听那震撼世界、穿越历史和未来的伟人之声。
翌日清晨,我到了西柏坡湖边,西柏坡湖上波光粼粼,一轮朝阳倒映水中,早起的渔民们划着小船撒下一张张鱼网,时而在空气中荡漾着几句歌谣。.远处,一抹青山连绵起伏,回环曲折——这不正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吗?而那“朴实的老区人民划着小船”,“奋力撒下一张张鱼网”,不正是这幅田园山水画的点睛之笔吗?我陶醉在了整个的遐想中。
一个浑厚的声音响在我的耳边。我定睛一看,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只见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深邃的眼睛望着我,“姑娘,要坐船吗?”我心中骤然产生坐船的兴致,否则太辜负这美妙的景色了。
我坐在小船上,望着四周的一切,小船、碧水,跳鱼、远山。
老人的话匣子拉开了,她很健谈,给我讲了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故事。他讲了那时毛主席就是在这些土墙泥顶的小土屋里指挥了三大战役,在大伙房里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说到这里,老人感叹道:“不容易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是啊!就是在这些低矮狭小的土坯房里,领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这时我仿佛听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炮火的隆隆声;听到了七届二中全会警钟的长鸣声。我想老人现在还不辍劳作,偌大的年纪还风里来雨里去,这不正是西柏坡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在那戎马倥偬的日子里,毛主席还一心想着老百姓,经常看望农民们,教他们插稻秧。在金秋时节里,毛主席亲自派人给老房东送去中秋梨。毛主席为了亿万人民,顾全大局,不惜淹没这珍贵的遗址,批示在这里修建岗南水库听着老人娓娓动听的讲述,我的心绪被深深的感染了,情不自禁的告诫自己:新中国来之不易啊!
不知不觉间,火红的骄阳笼罩了四周的一切,骄阳已高高的挂在天空,我跳上岸,回头望着那只小船,恋恋不舍的别了老人,别了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庞和慈祥的笑意。
在与来自西柏坡的人民接触之后,我更是深深地为一种历史书上没有写出的,虽然平凡

走近西柏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ijiazhuang1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