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认质认价管理规定.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认质认价管理规定
材料认质认价管理
  1、办理现场认价单原则:凡属设计施工图未明确的材料设备、工程未,但没有写明调整的幅度范围。也就是说,没有写明超过(降低)到什么幅度范围以上可以调整双方已经约定好的材料价格。
  4、对于工程施工合同中明确了的需要发包方认质认价的材料,由于某种原因,承包方没有及时找发包方联系,对材料进行认质认价,使得承包方单独采购的材料价格发包方不予以确认,造成了双方在结算时的争议纠纷。
  5、对于在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确认的材料价格,特别是工期较长的工程,发包方和承包方没有及时提请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材料价格进行询证确认,直到一年或几年后工程结算时才提请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材料价格进行询证确认,给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材料价格进行询证确认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6、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只写明了规格型号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一些诸如厂家、质量、容重、价格方面的要求,结果是材料采购完后,双方发生了争议。
  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合同及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这里有历史的原因。我国经历了近三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方法在很多人的头脑里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真正提倡法制社会也是近些年的事,法制意识还没有在企业的管理人员头脑里深深的扎下根。由于法制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合同的法律意义,忽视了合同的洽谈和签定,往往是任务到手了,洽谈和签定合同时就较为草率,给以后的产生争议和纠纷埋下了隐患。这种对合同法律意义的认识问题,还表现在对合同的管理上。合同的管理,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间,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以及及时解决合同履行期间发生的问题的过程。由于合同法律意识淡薄,一旦签定了合同,就把合同束之高阁,甚至忘记了合同,等到工程竣工结算产生了争议时,才想起了合同,结果是影响了结算的顺利进行。
  2、重揽活,轻合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承揽工程上,却轻视了合同的洽谈和签定。认为只要承揽到了施工任务,经济利益也就有了,在洽谈材料价格条款时没有仔细推敲斟酌;另一方面,就是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还是甲方市场,对于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合同条款,施工单位为了承揽到任务而忍气吞声,过于迁就,没有用政策法律去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3、洽谈合同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为低下。洽谈施工合同,需要较高的企业管理知识、综合基价(定额)知识、建筑经济政策水平、一定的文字水平和善辩能力。但目前在建设单位特别是施工企业中,缺乏具有比较全面知识和较高能力的合同管理人员。有的只具有综合基价(定额)和建筑经济政策水平,但却缺乏企业管理知识,有的业务水平虽然较高,但文字水平和善辩能力却较弱。
  4、轻信关系,忽视合同。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包方和发包方熟识,主要管理人员或合同洽谈人员认为人员较熟,关系较好,什么事都好办,甚至轻信发包方个别管理人员的口头允诺,在合同洽谈和签定时不慎重,不认真。二是由于发包单位要求工期紧,要求承包单位先施工,后签定合同(特别是一些小额工程和单项工程)

认质认价管理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omaishu
  • 文件大小261 KB
  • 时间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