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讨论中小学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回答,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小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本人认为,学生通过中小学的学习,首先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也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行为处事要遵守道德规范,要遵守法律法规,文化。
(四)、劳动技能素质发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2、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阶段目标
(一)个性心理素质发展目标低段(1--2年级)
1、扶植学生自觉能力性的发展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乐于上学;努力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争取入队,主动参与各类教育活动,踊跃回答问题。2、扶植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发展能正确理解自己与周围的关系。3、扶植学生积极创造性的发展尝试创新解题、回答问题;尝试创新小制作等活动。4、扶植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乐于参加集体活动。5、帮助学生形成较广泛需要扶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开始涉猎课外读物,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6、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懂得自己激励自己,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
中段(3--4年级)
1、扶植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学习兴趣和争创优秀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各类教育活动,能积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2、扶植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发展能做自我批评。3、扶植学生积极创造性的发展学科学习中有新见解、新思路;课外兴趣活动中有创新作品。
4、扶植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作用。5、帮助学生形成较广泛的需要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有广泛的阅读课外读物,较稳定的课外兴趣活动。初步学会自己鼓励自己,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
高段(5--6年级)1、扶植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展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动参与各类教育活动,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2、扶植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能做自我批评。3、扶植学生积极创造性的发展某些学科学习中能初步表现思维的新异性,课外兴趣活动中提高创新作品水平。4、扶植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初步树立群体意识。5、帮助学生形成较广泛的需要学生的爱好、兴趣的广泛发展;课外读物范围有所扩大,课外兴趣活动显露一定的水平。6、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
(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目标
低段(1--2年级)1、初步具有爱父母、爱劳动、爱学校、爱班级体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同学,诚实不说话,活泼向上的品质。2、初步养成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3、扶植分辨周围生活事物的是非能力。4、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5、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懂得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有联系的。
中段(3--4年级)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发展爱学校,做事认真,勇敢正直、合群向上等品德。2、初步养成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3、初步形成分辨周围生活事物的是非能力。4、初步具有思想品德方面的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5、初步懂得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有联系的。6、服装整洁大方,重大集会穿校服,佩带红领巾。
高段(5--6年级)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中小学培养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