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教案
《孔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爱好。
2. 走近人物,。
《孔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爱好。
2. 走近人物,。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阅读。
活动打算:
引导学生深化阅读、思索,努力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毕业于清华高校。是闻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指责和古典文学探讨领域造诣尤深。出版有《夜宴》、《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苦痛》、《指责精神》、《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梦雨集》、《苦雾集》、等专著。
二.故事简介:让学生了解书目和了解每个故事也许内容
(1)了解书本书目的作用
(2)通过书目,知道书中主要讲了哪几个故事。
(3) 请生概括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梗概。
本书记载了春秋末期儒学学派的”圣人”——孔子的出世、讲学、周游列国、删诗定礼著《春秋》,以及宣扬“仁政”、“德政”的故事,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轨迹的一本史料翔实的人物故事书。
全书分为四部分,包括: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青少年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前517年,孔子诞生至35岁)
2、“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从政的故事(公元前517年~前497年,孔子35岁至55岁)
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公元前496年~前484年,孔子56岁至68岁)
孔子的故事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