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小专题
选址条件
1,纬度条件:纬度低,线速度大,航天器的初始速度大,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
:气候干燥,降水少,多晴朗天气,空气能见度高
脱对位于别国的设施的高度依赖,保证绝对军事安全。俄罗斯兴建“东方”航天发射场,主要是为了摆脱对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高度依赖。目前,俄罗斯仍有接近六成的发射任务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俄方为此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发射任务失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时不时会影响俄哈两国关系,给双边合作蒙上阴影。而考虑到军事航天任务的机密程度与保障
难度,俄罗斯军方也更愿意在境内完成发射任务。境内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位于俄罗斯西北部,一方面过高的纬度位置限制了载荷大小,难以完成大型发射任务和载人航天任务;另一方面发射场距离西部边境过近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这就使得俄罗斯将视野投向了遥远的远东地区。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互信的不断加深,“东方”航天发射场就此应运而成。按照俄政府计划,到2020年左右,“东方”航天发射场将撑起俄罗斯航天发射的半壁江山,从而一举扭转对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长期依赖。
从经济角度看,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助力人口均衡分布。建设新的航天发射场势在必行,而备选地点(比如瓦尼诺、乌苏里斯克、萨哈林岛)无一例外都位于土地广阔、人烟稀少的远东地区。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要注意发展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这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任务。”俄罗斯与欧洲的合作遭遇严冬,“西进”遇堵,视线“东移”,开发远东地区无疑可以成为俄罗斯经济的新增长点。众所周知,航天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建设新发射场的经济辐射作用不容小觑,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需求、附属产业带动、国际合作深化都将对俄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效益。随之带动吸引大量人口涌入,也有助于俄罗斯国内人口分
布的区域均衡。另外,“东方”航天发射场打败诸多潜在备选地点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靠近新建的阿穆尔高速公路、西伯利亚大铁路等,周边交通相对便利,辅助交通改造成本较低,而且“东方”航天发射场可以部分借助毗邻的斯沃博德内航天发射场(已关闭)的旧有设施,任务保障所需建设改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从技术角度看,获得低纬地区发射优势,创造重型运载条件。新的发射场选择尽量向东南布置,靠近俄中边境,实际上是要取得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相近的较低纬度优势,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航程大大缩短,可以带来运载能力的大幅提升,从而利用“东方”航天发射场就可以完成现有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的“国际空间站”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同时,“东方”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规划建设的“安加拉”重型运载火箭及其
派生型号的发射平台,也将对商业和军用客户产生巨大吸引力。另外,“东方”航天发射场的东向和北向有很大的发射方位角宽度,发射小倾角和大倾角轨道航天器均可,也是俄罗斯境内最具潜力的月球和火星探测器发射地点。“东方”航天发射场所处的阿穆尔州,年均有310个晴天,气候相对干燥,而且很少有大风出现,这对苛刻的航天发射也是绝佳条件。选址在“东方”而非纬度更低的瓦尼诺、乌苏里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区,则是考虑了一二级火箭落区的因素,选择更南的区域发射会导致落区位于中日等国,风险性较大。
我国最终选定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场址。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具有如下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然条件:
1、位于40°.6N,°E,地处我国甘肃酒泉市东北部的戈壁腹地,海拔约1000m,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开阔。发射场区为戈壁滩,航区200公里以内基本为无人区,600公里以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航区安全有保证。发射场
区占地面积广,地势开阔,完全满足待发段和上升段航天要求,也是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最理想的发射和回收着陆场,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属于温带沙漠性气候,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C,相对湿度为35%~55%。场区气候条件干燥少雨,雷电日少,容易满足发射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1、酒泉,矿产种类繁多。工业门类齐全—我国古代飞天艺术的故乡,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现代航天工业的诞生地和发源地,贯穿欧亚大陆桥的交通要冲。
2、已建场30年,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
3、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场区内已建有大型机场,既可以满足航天器使用飞机快速运输的要求,又可作为参试人员往返乘降飞机的场所。
4可以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福建闽西,距离数千公里,并已基本形成的陆上航天测控网。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