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记录
版本号
发行日期
修订内容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第_版
第一次制定
电气安全手册
审核间歇性电弧短路。 通常要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才会引起火灾,电气设备的轻度过载,持续时间可以达若干年, 使绝缘的寿命缩短,最终导致因绝缘损坏而产生漏电,短路或火灾。对不同持续时间的电气 危害,其保护设施的相应速度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三、电气安全的常识
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根据环 境、人员和使用方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是
42V、36V、24V、12V和6V 5种。常用安全电压 是 36V、 12Vo
高压:凡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上的为高压。在交流系统中。IkV、3kV、6kV、10kV、 3OkV等都属于高压,在直流系统中500V即为高压。
低压:凡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的为低压。交流系统总的220V、110V和三相四线制的 380 / 220V及220/U0V中性点接地系统均为低压。
额定功率是指电源在稳定、持续工作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比如。电源的额定功 率是300W,其含义是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持续工作时。所有负载之和不能超过300W。 额定功率代表了一台电源真正的负载能力。
峰值功率是瞬间或者几分钟能承受的负载,不代表真正的负载能力。现在很多厂商不标 明额定功率,只标明峰值功率(有的也说“最大功率”)。
在电源插座上均标明有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两者乘积即为额定功率。假若在使用多联 电源插座时,插了多种电器就应仔细计算下所插电器的总功率是否超过了多联插座允许的额 定功率,如果计算所得的总功率比插座的额定功率低。使用就安全;相反。就不安全。电流 通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会升温,通过导体的电流愈大,热效应愈高,发热量也愈大。当 多种电器的电流通过多联插座时,电流愈大,其热效应愈高。超过额定值后就会烧毁电线和 插座。严重时就会引起火灾。所以。使用电源插座时切记不要“小马拉大车”。
绝缘:利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防止触电的措施,称为绝缘。绝缘 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
接地:就是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 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把设备上的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漏电保护器用于防止因接触而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和因电气设备漏电而造成的电气火灾 爆炸事故,有的漏电保护器还具有过载保护、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
空气开关:也叫断路器,在电路中起接通、分断和承载额定工作电流等作用并能在线路 发生过载、短路、欠压的情况下进行可靠地保护。空气开关的动、静触头及触杆设计成平行 状,利用短路产生的电动斥力使动、静触头断开,分断能力强,限流特性可靠。
在实验室建设中。应注意强弱电线系统的合理布线,柑线、零线、保护接地(零)线应选 用不同颜色暗线应穿PVC阻燃管。保护接零线要牢固地接在保护干线上,严禁将单相三孔插 座的接地线与零线直接连起来,以防使用中零线开路时造成电器外壳带电伤人。电气线路敷 设及电器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定。不得乱托、乱接电线,不得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等电器 产品,不得超负荷用电。
第二章触电安全防护
在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中,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事实证明发生触电事故时。电流比电压对 人体的效应更具有直接性。触电与其他一些伤害不同。触电伤害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人体 受到电击后。防卫能力迅速降低。自救可能性极小。
一、触电防护
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绝缘、屏护与间距、电气安全用具等三项措施。
所谓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借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 电流能按一定的通路流通的技术措施。良好的绝缘既是保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 件,也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基本措施。
1. 2屏护与间距
所谓屏护,就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的技术措 施。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于绝缘材料或者单靠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 可采用屏护保护。此外,对于高压电气设备,无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或其他防止接 近的措施。屏护装置既有永久性装置,如配电鞋、遮栏、电气开关的罩盖等。也有临时性屏 护装置,如实验室检修工作中使用的临时性屏护装置。为了防止人体接近带电体,必须保持 足够的检修间距。在低压操作中。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等与
电气安全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