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中的参数鉴定
所谓参数,是指按一定的经济评价理论方法和要求而测定的,用于计算衡量项目经济效果的经济数值,参数按功能分计算参数和判别准则参数:计算参数是数量量度标准,如基准收益率、影子价格、影子汇率、贸易费用率等;判别准则参。这说明这种货物原有生产能力过剩,可对它的可变成本进行分解,得到货物出厂的影子价格,加上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就是项目使用该货物的影子价格。
通过新增生产能力来增加供应
项目所需的投入物必须通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才能满足项目需求,这说明这种货物的生产能力已经充分利用,可对它的全部成本进行分解,得到货物出厂的影子价格,加上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就是项目使用该货物的影子价格。
无法通过扩大生产能力来供应项目需要的某种投入物,原有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又不可能新增生产能力,只有去挤占其他用户的用
量才能得到。此时影子价格取市场价格、国内统一价格加补贴中较高者。
(二)项目产出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增加国内供应数量满足国内需求者产出物影子价格从以下价格中选取:计划价格、计划价格加补贴、市场价格、协议价格及同类企业产
品的平均分解成本。
选取的依据是供求状况,供求基本均衡,取上述价格中低者;供不应求,取上述价格中高者;无法判断供求关系,取低者。
替代其他企业的产出某种货物的国内市场原已饱和,项目产出这种货物并不能有效增加国内供给,只是在挤占其他生产同
类产品企业的市场份额,使这些企业减产甚至停产。
这说明项目很可能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产出物在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并无特色,应该分解被替代企业相应产品的可变成本作为影子价格。如果质量确有提高,可取国内市场价格为影子价格;也可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定价,但这时该产出物可能已转变成可实现进口替代的外贸货物了。
(三)成本分解法
成本分解法成本分解法和价格分解法的差别,在于成本是指各种消耗的总和,不含利润在内;加上利润之后,就
变成了价格,因此,成本分解和价格分解的本质是一致的。
进行成本分解时,剔除了原生产费用要素中的利息和折旧两项,而代之以流动资金的资金回收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回收费用。在计算资金回收费用时,使用社会折现率。
成本分解法是对某种货物的成本按照制定影子价格的货物类型(外贸货物、非外贸货物、特殊投入物、资金、外汇)进行分解,通过分解后的成本计算货物的影子价格。
成本分解的步骤
数据准备列出该货物按生产费用要素计算的单位财务成本表,主要项目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流动资金利息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对其中重要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要详细列出价格、耗用量和耗用金额。列出单位货物所占用的固定资产原值或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占用的流动资金数额,调查确定或设定货物生产厂的建设期限、建设期各年投资比例、经济寿命期限、经济寿命期终了时的固定资产余值以及固定资产形成率。
计算重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等投入物的价格及单位费用对于在该种货物生产费用构成中占比例较大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根据它们属于外贸货物还是非外贸货物来计算各自的影子价格。
计算时,可直接套用国家计委发布的影子价格或价格换算系数,然后用影子价格计算该货物的单位费用。这一数值可称为投入物对货物的经济单位费用,以区别于财务价格计算的财务单位成
国民经济评价参数确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