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和“三口之家”《弟子规》是什么? 《弟子规》,一个清朝人写的小学生课本。《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 1662 ~ 1722 ),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问题】我们为啥要看小学生课本呢?? ?《弟子规》讲什么? 《弟子规》具体列述: 作为一个学生、弟子、孩子、晚辈乃至员工, 如何在“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等做人五大方面,恪守一定的守则和规范, 尽到一个人的本分。【问题】做人各方面,我们自己有何守则、规范或者座右铭?? 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三口号召:发挥民族优势,放眼国际。我们想要发挥民族优势,须先了解民族文化。想要了解,不妨先从古代小孩的课本开始。 “三口之家”什么是“弟子规”? 弟子: “学生”,也指“父母的子弟”,广而言之, “弟子”也指“每一个人”。规:就是规则、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可以了解这一本书: 就是教人如何做一个子女,如何做一个学生,如何做一个员工,如何做一个人。《弟子规》主张什么? 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带着问题听】三口员工的特质:服务、分享、学习, 与《弟子规》的主张之间联系和交集吗?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总叙 1弟子规圣人训总叙语出《论语·学而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总叙 2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做人,首要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言行谨慎、讲求信用; 和人交往时,要抱着平等仁和的心; 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是做人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还有闲余时间,更应努力学习各种经典,参研各种有益的学问。入则孝在家如何做一个子女?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弟子规-亲仁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