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琴美学.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琴美学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可说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为道家思想的反映。古琴修养论);
雅——论琴之雅得于静远澹逸而不媚俗(风格论);
丽——论琴音丽与媚之别在于古淡与妖冶(风格论);
亮——论琴音之亮得自左右手所发清实的金石之响(音色论);
采——论琴音之采得之于几经锻炼後指下之神气
(音色论);
洁——论琴音之意趣实得之于修指之严净(境界论);
润——论琴音之中和温润(音色论);
圆——论吟猱、按弹、乐句转折间婉转动荡无滞无碍之处理(技巧论);
坚——论用指之坚必清劲和无力不觉乃可得金石之声(技巧论);
宏---论琴音必冲和闲雅、下指必宽裕纯朴,始能合乎古调(境界论);
细——论节奏、章句转折、连指与全篇细微之处理和把握(技巧与趣味论);
溜——论技巧之熟练无滞得于指之坚实灵活(技巧论);
健一一论指之灵活刚健与琴冲和闲雅之配合(技巧论);
轻——论音之轻重变化皆不离中和之旨(音量与趣味论);
重——论弹琴重抵轻出之法和情气之并兼(音量与技巧论);
迟——论希声与迟趣之关系(趣味与意境论);
速——论小速意趣、大速意奇之旨(技巧、趣味与意境论)。
二十四况虽比十六法多出了八个范畴,基本上二者的结构都是以一系列美学范畴来组织成文的。二十四况内容中亦有部分与十六法相同。如二者之和、清、古、澹、洁、轻项,二十四况之静与十六法之虚;二十四况之雅与十六法之中;二十四况之圆与十六法之松;二十四况之健与十六法之脆;二十四况之迟与十六法之徐;及二十四况之速与十六法之疾。
概括地说,二十四况主要为对琴乐内在意境和外在风格、审美价值与标准之要求,为古琴艺术所提出的审美准则。此内容和形式总合的特征即为整个古琴风格的体现。而这二十四况所涵摄的内容仍然主要渗透著儒道二家的色彩。此二家的影响可分别以“中正和平”、“清微淡远”两句来总括。前者为儒家雅正、中庸之道等观念在音乐上的体现;後者则为道家崇尚自然、隐逸、澹泊明志、虚静等思想和人生观在音乐上的落实。
儒家的入世思想讲求中庸、和雅、道德,反映在音乐上则为雅乐、德音的推崇和俗乐、淫声、溺音的贬斥。雅乐的特色正在于其平和雅正、温厚含蓄,因而可移风易俗和导人向善,其风格是含蓄的、平静的,与所谓繁手淫声,追求声响效果复杂多变的俗乐相反,故曰“大乐必易”。此乃以道德的约制介入音乐的审美标准,所以对音乐有中和的要求而反对极端与“穷其变”。道家超世的思想讲求自然、逍遥和超脱世俗的羁绊,反映在音乐上则为老子“大音希声”的思想,追求所谓“道的境界”的音乐。所以道家只对音乐的精神层面积极,而对音乐的声音层面(即物化、形而下的层面)来说,基本上是采取消极和反对的态度。(这与儒家之对音乐的道德层面积极,对声音本身变化护展之“技艺性”层面约制的主张仍是有其共同之处的,只不过前者以弦外之音的意境为挂搭,後者则以道德为挂搭,唯二者同样排斥音声物化层面之过度发展。)道家超世的思想则形成其清微淡远这一类追求意境、贵“意”说,讲求弦外之音的审美理想。而清微远这一提纲亦包括了如清和淡雅、古淡疏脱、清静和远、淳静简略、萧散简远、恬淡清逸、静远淡逸等等衍生和变奏。
学习前的准备
学习弹奏古琴,首先,必须准备一张较好的古琴,并须准备适用的琴桌与琴垫等用品。
1、怎样选购古琴由于古琴不像其它民族乐器那么普及,学习的人较少,乐器厂制造古琴的数量不多。要选购比较满意的古琴,除可到古玩商店去物色,或向古琴收藏家请求出让外,现在北京、上海、苏州、扬州、贵州、西安等地的民族乐器厂以及某些有制琴专长的人,均制作古琴,可供初学者选购。
一张较好的古琴,应具备以下一些优点:
(1)高音区发音要清脆有金石声,中低音要浑厚丰满。
(2)发音要松透、明亮、圆润、有韵味。
(3)琴弦离琴面不可过高,琴面要平匀,不可有杀(噪)音。
(4)徽位排列要正,否则会影响按音的准确和泛音的发音。
(5)年代久远有历史价值的古琴,琴身上往往有“断纹”,这种琴常常发音松透,圆纯,优美动听。
2、琴桌
从前弹琴的琴桌,有单人琴桌和双人琴桌两种。桌面有石质的,也有木质的。一般说,琴桌要用干透的松质木料制成,桌面不可太厚,下面最好制成共鸣箱,以帮助古琴发音,增加音量。琴桌必须做到稳固勿使用摇动,以免影响弹奏效果。琴桌要低,专用的琴桌,高约73公分(较普通用桌略低),坐位要高,以两膝盖能放进桌下为宜,便于演奏技巧的发挥。一般高低合适的书桌也可以代替琴桌。
3、琴垫。
琴垫又名“琴荐”,是由长约五寸、阔二寸、厚半寸,内励细砂四周密缝制成的布袋。一般使用两只“琴垫”,一

古琴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38909****
  • 文件大小80 KB
  • 时间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