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思考与建议
——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
广安市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辖6个区市县全是省定贫
困县(其中广安区是国定贫困县),属革命老区。近几年来,广安市坚决贯彻落实中、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顾问。通过开办扶贫夜校,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等举措与活动,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助推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好风气。三是乡风民风美起来。推进“1+N”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村规民约,开展“爱国、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抓”的良好氛围。脱贫攻坚以来,建成市级“四好村”431个,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58个。
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通过调研看由,广安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成效是显著的、群众是满意的,但要切实做到贫困农民脱贫不返弹、快速致富奔小康,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是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不健全。受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与受益主体分离等因素制约,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后的管护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健全,突生表现在农村通村公路、人畜安全饮水、水利灌溉、渠系配套等基础设施管理维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资金、人员保障不到位,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护、损毁快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二是贫困地区持续发展动能不足。有的地方、部门后续帮扶手段简单,为图省事,将后续帮扶转化为“送钱、送物”;个别地方对脱贫摘帽的成绩沾沾自喜,有完成任务、松口气的想法,存在对脱贫成果巩固重视程度减弱等现象;有的地方发展的扶贫产业没有因地制宜,是为完成脱贫任务而盲目跟风,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有的地方也还存在增收产业发展不足被“脱贫”现象,持续增收致富奔小康压力大;有的地方村支两委班子弱,凝聚力缺乏,发展观念落后,有的贫困户受制于文化教育水平低下、生产经营技能缺乏、现代发展理念落后等因素,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
三是陈规陋等因素制约,部分贫困群众自身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依赖思想严重、惰性依旧,对脱贫攻坚实施的惠民、兜底政策产生更大的依赖和期望,攀比心理、“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部分贫困户没有从根本上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个别农村生产生活陋习依旧存在,环境脏乱差现象死灰复燃。
三、几点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使贫困户早日致富奔小康,各地各部门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贫困地区、贫困户要像抓“脱贫摘帽退生”一样重视,并将贫困地区、贫困户纳入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试点示范,在贫困地区实施“四个三”巩固提升、致富奔康工程。
(一)整合力量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力量。
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施策发力,工作思路由脱贫摘帽向脱贫摘帽与成果巩固提升相结合转变,做到政策不变,人员、力度不减,方式不改,对口帮扶关系不变,“扶上马再送一程”,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成效巩固提质增效、确保贫困户致富奔小康。二是强化工作队伍。继续坚持部门联系贫困村制度,派遣年富力强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成员;进一步完善乡镇领导包片、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工作纪律,明确考核目标、奖惩条件;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
思想政治意识、致富带富能力,让党员队伍
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思考与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