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标和任务。十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 “坚持以人为 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 定政策。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 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 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 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 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 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 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
二、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儿个关系
1、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 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 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 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 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 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 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 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 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足要把保持经济快 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 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 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 以科学发展观来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 高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科学的发展观对做好组织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们 要认真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 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市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 和理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