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2 页
一, 古代文献学基础学问
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
传统文献学又叫做校雠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 刘歆所开创。
古典文献学的传统主干学问包括书目, 版本, 校勘。
书目学在学术探讨中最大的功用是“辨章学术, 淮南王; 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九流」之上再加上小说家 (代表人物是青史子),就是「十家」了。由于小说家只是道听途说,没有有系统的理论,因而不大受世人重视,所以不入流,只能称做「家」。
2, 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状况下,接受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历代校勘学家依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许多。
3, 祖本:即初刻本,是最早成书刻印的版本,为后来衍生的同一著作各种不同版本的来源与依据。
4, 善本:是指文物价值, 艺术价值或学术价值较高的本子。
5, 写本:又称手写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非经制版印刷而由手写成书的本子,狭义的写本是指人们约定俗成的唐以前的本子。
6, 九经正义:为了统一南北经学,解决“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唐太宗叮嘱孔颖达等人撰写《易》《诗》《书》《左传》《礼记》的义疏,书成名为《五经正义》。高宗时作为官府教材与考试取士的标准经说。后来又有贾公彦作《周礼疏》《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成九经正义。
第 4 页
7, 别集:是指汇合某一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与“总集”相对而言。如《陆放翁全集》《韩昌黎集》《文山先生集》《杜少陵集》等。别集比较系统地收载了某一个作者的著作,所以这就为探讨该作者的生平事迹与他的创作供应了较重要的材料,为探讨所涉及的时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也供应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它对保存历史文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编辑总集不行缺少的重要的依据。
8, 《十三经注疏》: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周易正义》, 《尚书正义》, 《毛诗正义》, 《周礼注疏》,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论语注疏》, 《孝经注疏》, 《尔雅注疏》, 《孟子注疏》。
9, 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著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依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 《续通志》, 《续文献通考》, 《皇朝(清)通典》, 《皇朝(清)通志》, 《皇朝(清)文献通考》与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十通”使我载。
10, 三体石经:魏正始年间在石头上刊刻的经书。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依据古文, 篆文, 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其中完整刊立的有《尚书》《春秋》,未刊完的有《左传》。三体石经在古文字学与校勘学上都有很大价值。
11, 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纸张洁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 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为成都本
第 6 页
, 眉山本。
12, 监本 :指历代国子监所刻印的书籍。国子监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化管理机关与最高学府。
13, 叙录:又叫题解,提要,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 价值得失, 介绍作者生平事务, 学术源流, 以及该书的版本, 校勘, 流传状况等。叙录是古代书目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书目学具有学术性与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详细表现之一。
14, 辑佚:文献学中古典文献的辑佚是专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 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逐一摘录出来,按确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探讨方法。
15, 鱼尾:是指刻板中心部位所刻的折叠书页的标记。鱼尾因其数量, 形态不同,分为单鱼尾, 双鱼尾, 三鱼尾, 黑鱼尾, 白鱼尾, 线鱼尾, 花鱼尾, 顺鱼尾与逆鱼尾等。
16, 古典文献学:是指广义的校雠学,即有西汉刘向, 刘歆父子所开创,又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探讨古代典籍的分类, 编目,

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