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的对人类的贡献第三组(陆春菊,杨丽波,邱传机,覃炫杰) 前言路易斯· 巴斯德(比 isPastr122 一 19) 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化学家、微生物学家, 现代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 他在立体化学、结晶学、微生物学、医学等不同领域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科学成果, 特别是他作为医学上的门外汉, 创立了微生物致病理论和免疫学, 从而引起医学的重大变革, 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人类的大救星。第一章巴斯德生平 1822 年 12月 27日,巴斯德生于法国南部汝拉省多尔小镇一个制革匠家庭。巴斯德的父亲曾是拿破仑军队中的一名军士长,跟随拿破仑征战欧洲。巴斯德的父亲经常向儿子传授爱国主义思想,这对于巴斯德日后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巴斯德虽非天才,但学习用功,各门功课成绩优良。他爱好文学和绘画,至今还有几幅作品传世。 1843 年巴斯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师从著名化学家让一巴蒂斯特·毕奥( 1774 一 1862) 和让一巴蒂斯特·杜马( 1800 一 1884) 。 1847 年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1849 年担任斯特拉斯堡学院化学教授,并与该学院院长的女儿玛丽·洛朗结婚。 1854 年任里尔理学院院长。 1862 年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 1873 年当选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1881 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1895 巴斯德在巴黎病逝。巴斯德一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是 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1848 年研究酒石酸,发现分子结构不对称性,从而创立了立体化学。 1856 年开始从事发酵研究,发现了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发醉机理, 进而发明了“巴氏灭菌法”。 1859 年至 1862 年巴斯德与“自然发生说”进行公开论战,他以一系列的公开实验,其中包括著名的“曲颈瓶”实验,战胜了“自然发生说”。此后,他相继征服了蚕病、霍乱、炭疽病和狂犬病等传染性疾病,为拯救和造福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1888 年巴斯德自筹巨资创建“巴斯德研究院”, 成为至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微生物研究机构。巴斯德最伟大的功绩在于创立了微生物致病理论和免疫学理论,从而引起医学的重大变革,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第二章巴斯德的科学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在公众的心目中, 巴斯德的名字主要与狂犬病及世界级医学研究中心巴斯德研究院(研究病毒学、免疫学、变态反应学和生物化学,提供血清和疫苗)联系在一起。他早年研究结晶学, 在酒石酸和消旋酒石酸的研究中提出分子不对称理论,开创了立体化学;他研究发酵,发现了微生物的作用;他挽救了法国养蚕业、啤酒和葡萄酒酿造工业; 他发明了目前仍用于牛奶、葡萄酒和啤酒加热消毒的巴斯德灭菌法: 他首创用科学的疫苗接种法预防炭疽病、鸡霍乱以及狂犬病。晚年, 他以募捐方式筹款建立了巴斯德研究院。巴斯德主要功绩在于, 他提出和证明了微生物致病理论和创立免疫学, 从而成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这些理论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医学革命, 是他把科学引入医学,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医学。他的一生累累硕果, 甚至 70 多岁卧病在床, 仍然攻克狂犬病, 这是人类第一个被攻克的传染病。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麦克. 哈特(Michael H. Hart) 在其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中, 把巴斯德排在第十
巴斯德对人类贡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