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李镇西
李镇西是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之一,诸多中小学教师对她仰慕有加,她的追随者更是立志要做“第二个李镇西”!李镇西说:“如果她们真的觉得李镇西是那么的好学,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所谓‘第二个李镇西’,那“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李镇西
李镇西是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之一,诸多中小学教师对她仰慕有加,她的追随者更是立志要做“第二个李镇西”!李镇西说:“如果她们真的觉得李镇西是那么的好学,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所谓‘第二个李镇西’,那我不得不同样样真诚地告诉这些教师,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1]为什么?从教师培训中可以管窥一二。环绕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所设立的课程既有增进教师观念转变的理论学习,也有在新理念指引下教育教学实践的观摩。在培训后的调查反馈中,教师较普遍地对理论性的东西不感爱好,而更乐意接受措施或技术的学习。“培训实行过程中,教师们最爱慕向培训者提的一种规定就是‘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2]她们盼望通过一次培训后,能有东西“拿来”为自己所用,并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真有如此灵验的技术或措施吗?
“教育不是工艺,而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和思想的碰撞,是心灵和心灵的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3]因此,真正的教育,是没有现成的“措施”可用的。李镇西说:“任何一种措施所有不是孤立的,所有离不开特定的对象、事件和具体的情境;同步,具体措施的运用除了和教师本人的个性有关之外,如何运用这个措施还和教师本人的智慧、素养有关。”[4]也有诸多教师学魏书生,却没有一种成为“第二个魏书生”!一种人之因此成为她自己,是同她的性格、气质、志趣、阅历、家庭教养、知识构造、文化储藏、社会环境等分不开的。李镇西是唯一的,魏书生是唯一的,尚有钱梦龙是唯一的,于漪是唯一的,李吉林是唯一的,每一种一般的教师也所有是唯一的。
教育需要经验、技巧、理念,但教育显然不单是“技术”的问题,否则就把对象工具化了。除了知识传授外,教育更是生命和生命的互相滋养、影响、共同成长。人无法复制,学校无法复制,生存环境无法复制,教育措施也无法复制。只有理念是可以复制的。有了理念,何愁没有措施?没有理念,拿了措施照葫芦画瓢也会画走了样。同样是让学生画“语文知识树”,诸多教师这样做了效果并不如魏书生那么好,那是由于魏书生让学生画的“知识树”是她整个语文教学改革系统中的一种环节,我们的教师孤立地让学生画“知识树”,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文选,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育大师所有的措施几乎所有是随着正在发生的事件诞生的,没有她人的专家,更没有提前的措施储藏,一切所有是在思想的统帅之下派生出来的。
那么,向名师学习什么?“重要的还是学习职业精神和教育思想。”如李镇西的职业精神,将生命融入教育,把生活和教育融为一体;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民主、平等、尊重和爱和信任每一种孩子……学习魏书生的做人措施,学习她淡泊名利、和世无争、向往崇高的人生态度;学等的教学氛围;学习她对学生的真爱……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推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思想是我们人类辨别于其他动物的主线特质,思想给了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方面得是有思想的人。巴尔扎克觉得,“一种有思
“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李镇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