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严玲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64-01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秸秆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本文介绍了秸秆综合价格低廉,经济实惠,而且能减少或防止秸秆污染,净化环境。但是此类秸秆燃气洁净度偏低,燃气组分不稳定,焦油等副产品不易去除,秸秆气化过程中产生焦油、废水,若随意倾倒易造成二次污染[8]。
秸秆的热解气化还可以用来发电,秸秆本身属于可再生能源,可有效地减少 CO2、SO2等气体的排放,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最经济的发电技术。然而,秸秆发电过程中,会产生约占秸秆量 15% 左右的灰渣[9],灰渣中有大量的氮、磷养分,通常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排放到环境中反而会污染环境。
2、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对策建议
2. 1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源于化石燃料的作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 建立在依靠化石能源基础上的高碳经济是 CO2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的根本原因,又是造成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的根本原因。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出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由高碳农业经济向低碳农业经济的转变。低碳农业经济就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技术[10]。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固定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生物质能源已成为调整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实现低碳农业经济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11]。秸秆作为主要的生物质资源,将其制成沼气或作为其他形式的生物质能源,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目前秸秆利用技术有很多,对于秸秆的利用也不能是单一的,而应根据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的现状和特点,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和利用方式,合理选择适宜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考虑到成本等方面原因,应当将秸秆利用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实现秸秆利用的资源化、高效化和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开发新技术,从高技术推进高精度、高效利用秸秆及加工秸秆产生的副产品将成为秸秆利用的发展趋势。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2009 年初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制定的《关于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指出,秸秆综合利用仍然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12]。针对现在秸秆利用技术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2. 2. 1 改进现有秸秆利用技术 建立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推广农作物联合收获、粉碎、捡拾打捆全程机械化,对收获后留在田间的秸秆进行及时高效的处理。
对于温室大棚种植的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可以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生物反应堆主要是将农作物秸秆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微生物菌种、催化剂等原料,发酵分解产生 CO2。构造简易的 CO2交换机对农作物进行气体施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同时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提高地温,抑制病虫害、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该技术方便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增产增收效果显著[13]。
秸秆在饲料化和发酵制沼气等利用技术中常需要对其进行堆腐处理,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在研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