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标准(参考)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 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是医学及相关专业公共基础课程。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心理学在医疗实践中具体应用,它为整个医学提供生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
一、师资队伍建设
1、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年龄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等组建教师队伍,师资队伍中,在建设周期内学历均达本科或以上学历,副高级职称教师占1/3,拥有双证教师占1/3,其年龄结构老、中、青结构构成比合理。
2、教研室制定有系统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指派经验丰富老教师形成“一对一”指导,具有良好“传、帮、带”教风和学风,在建设周期内使本课程主讲教师以中青年为主要教学骨干。
3、加强本课程主讲教师对外交流,进一步提高本课程整体教学水平。
4、鼓励并安排年轻主讲教师利用假期或以短期培训方式进入临床实践,积累临床实践经验,打造真正“双师”素质教师。
二、教学研究涉及领域、教研活动
1、深入实际研究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和学生情况,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准则,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2、教学手段和方法研究。结合本课程特点及不同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适应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等。
3、教学资料研究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本学科各类教学资料科学管理制度和措施。
4、建设周期内应完善教改项目和措施:
①总结现有教学经验,针对不同专业课程设置具体要求,规范教学要求,改革、完善教学大纲、课件,并制作习题集。
②逐步开展网络等基础教学设施,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使用。逐步将所有教学资源挂在校园网上。
5、教研活动
组织教研室教师定期开展公开课,提供相互交流和学台;定期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搞好课程教研。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和学时安排
《医学心理学》课程在第3学期开出。总课时为34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理论教学
时数
实践实验
课时
合计
知识模块一
绪 论
2
2
知识模块二
心理学基础知识
4
1
5
知识模块三
心理社会因素和健康
4
4
知识模块四
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
4
4
知识模块五
心理障碍
4
2
6
知识模块六
心理评估
1
1
2
知识模块七
心理咨询
1
1
2
知识模块八
心理治疗
2
1
6
知识模块九
病人心理
2
2
知识模块十
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技巧
2
2
4
合 计
26
8
34
理论和实践比
3:1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要点
知识模块一 绪论
细目一 医学心理学概述
目标任务:
1、掌握医学心理学概念、基本观点、学派理论及研究对象和任务。
要点:
1、医学心理学概念
2、医学心理学模式和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
3、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
4、医学心理学学派理论
5、研究对象和任务
知识模块二 心理学基础知识
细目一 心理学概述
目标任务:
1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