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主备人:靖华梅修改人:肖佳洪山头小学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学习内容: 1 .众数 2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 例1 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 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例2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做一做, 呈现学生视力分布的数据,整理和描述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2) 体会中位数和众数的不同特点。3) 安排调查学生视力的实践活动。(4 )通过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平均数和众数的应用。学情分析: 孩子们在此之前已学过两种统计量:平均数和中位数。并且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题目要求来分辩采用什么样的统计量来分析一组数据。教学目标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其特点, 能根据需要, 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学重点: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学准备: 中央资源,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左右五下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主备人:靖华梅修改人:肖佳洪山头小学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众数。学习目标: 1 、认识众数,知道什么叫众数 2 、能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 3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学习重点: 认识众数,了解众数的作用;会找一组数据的众数学习难点: 能针对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表示学习准备:中央资源,课件。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学下面是 20 名舞姿比较好的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40 1 .平均身高是多少? 2 .中位数是多少? 3 .要选出十名同学组成舞蹈队,根据要求用平均或中位数来选择,合适吗? 二、自学课本,展示交流。 1 .先仔细观察这组数据,看看有什么特点? 2 .从中选出你认为比较合适十名同学的身高,填在下面 3 .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4 .在这组数据中,( )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给取了一个数学名字叫( ) 它能够反映( ) 5. 现在你认为舞蹈队员的身高是() 比较合适, 根据这组数据的() 来选择更合适呢。 6 、点拨:什么叫众数?什么情况下用众数表示较为合适?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 .基础练习(1 )什么叫众数? (2 )众数的特点呢? 五下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主备人:靖华梅修改人:肖佳洪山头小学(3 )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 10 次,命中环数如下: 9889 109887 10 在这一组数据中,众数是( )平均数是( ) 用( )数来描述这位运动员的射击水平更合适些(4) 85 105 120 205 126 108 127 118 105 164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中位数是( ) 下面三组数据的众数五(一)班: 120 105 150 150 186 150 () 五(二)班: 108 183 183 196 216 216 () 五(三)班: 126 157 169 198 224 215 () 在找这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看在下列情况下该选取哪个数来表示比较合适? (1 )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中位数(2 )在一次青年歌手比赛中,某个歌手想知道自己到底处在什么水平平均数(3 )五(二)班 53 人、五(三)班 52 人要比较期中考试哪个班的成绩高一些众数 4 .课本 123 页“做一做”,完成在课本上 5 .我给鞋店经理当参谋蜘蛛王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 30 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情况如下: 尺码: 34 35 36 37 38 39 40 以上销售量(双):125 12631 (1 )如果你是鞋店的经理,你会关心哪个数据? (2 )你对鞋店的经理有什么建议?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的开心吗? 你有什么收获呢? . 板书设计: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作业设计:练习册上第一课时。五下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主备人:靖华梅修改人:肖佳洪山头小学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复式折线统计,教材第 126 、 127 页的内容。学习目标: 1 、认识复式
众 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