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1 / 101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古往今来,很多文人中秋之夜寄愁思,不少作品都是中秋的佳作,而这首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每一首古诗词曲词鉴赏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那么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
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 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琼楼玉宇〞,
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
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
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
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
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7 / 107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第4 页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10 / 1010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满意、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梦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
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
楼玉宇〞虽然华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成心找出天上的美中缺乏,来坚决自己留在人间
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
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
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