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篆书组学习方案
负责人:
_、思路
篆书属于古文字系统,内容相对庞杂零碎,建议先从容易上手的小篆开始,精研小篆一脉,规矩心 手,树立信心,为后期进一步上溯丰富的大篆体系夯实基础。
二、 整体架构
大篆:秦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工作室篆书组学习方案
负责人:
_、思路
篆书属于古文字系统,内容相对庞杂零碎,建议先从容易上手的小篆开始,精研小篆一脉,规矩心 手,树立信心,为后期进一步上溯丰富的大篆体系夯实基础。
二、 整体架构
大篆:秦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及战国时期使用的籀文、古文等。
小篆:秦统一六国后的官体篆书,主要为纪功刻石,史称“玉箸篆”。
《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的官方铭体书刻石有:秦始皇28年:峰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 秦始皇29年:之聚刻石、东观刻石;秦始皇32年:碣石刻石;秦始皇37年:会稽刻石。
小篆流派概括:
以李斯、李阳冰为代表的秦篆整饬风格:平正规矩、典雅流丽、婉约而不失大气。
以《袁安袁敞碑》、《祀三公山碑》等汉篆碑刻与碑额为代表的汉篆装饰风格:时现隶意、错落生 动、奇态时出。
以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等书家为代表的清篆文人风格:多体入篆、笔意明确、自由 奔放、意态横生。
三、 当前课题:“二李”小篆或称“斯冰”小篆
【转载】我们现代习惯于将笔画纤细匀称一致、结构工整的小篆称为“铁线篆”。李斯、李阳 冰是此种书体的形象代言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峰山碑》、《城隍庙碑》、《谦卦碑》,犹以《峰 山碑》更是深入人心。但此种书体另外的叫法就是“玉箸篆”或"玉筋箸”,似乎亦被谈忘了,人 们很少用此种称谓。应该说“玉箸篆”或“玉筋篆”的称呼比“铁线篆”更传统、更古雅、更能体 现此种书体的气质。
“铁线篆”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比较简单的,状如铁丝,纤细匀称,像铁一样的线,铁给人感 觉是冷峻的、有力量的,古时亦有“银钩铁画”之谓。但他只是铁,不能有文人所能付之的高贵气 质。我翻看历代书法论文集,古代书论中没有“铁线篆”的字眼,言必称玉箸,看来“铁线篆”的 称谓是近现代才有的,起缘于何时何人应另当考据,但何以“铁线篆”的称呼如此之深入人心,我 亦不得而知。
“玉箸篆”,状如筷子,整齐划一,更重要的他是玉质的,玉给人的感觉是透亮的,温润的, 有高贵的气质,是君子之所佩之物。古人论书常有“多骨丰筋”之谓
工作室篆书组学习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