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武术与健康课程》
评 价 方 案
德 阳 市 教 科 所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校本教材开发课题组
2
中江县大西两部分的评价,可参考武术与健康课成绩考核项目表来评定,所测项目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确定,也可由学生自选项目。教师应即时公布测定成绩,同时增加五项身体素质评价对照表,作为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时进行纵向的参考依据。
(2)知识与技能:依据本学段“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领域目标及其内容的要求,学生在课上和日常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明确提出了要能“说出身体各主要部位名称和功能”,了解身体的结构和能描述身体的特征;武术动作的名称;以及获取简单的武术运动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术;会做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武术基础套路,知道如何在武术运动中注意安全。在评价武术运动技能时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参考体能与运动技能综合评定记录表。
(3)学习态度:根据本学段“运动参与”领域目标及其内容的要求,把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努力达到“乐于学习和掌握简单的武术运动动作”,有助于强化学生积极参与和注意行为表现的意识,并为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包括学生在武术课中、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情况。三至六年级
7
“心理健康”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了要使学生通过武术课学习与锻炼,形成克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品质,“在克服困难、自信心建立方面的表现”等要求。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正确理解武术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武术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作为评价和强化“情意表现”的具体内容,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对评价的内容加以说明,使之具体化,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参与评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武术道德是本学段“社会适应”领域目标的要求。把武术课上“能与同伴在活动中友好合作”和“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评价内容,进一步强化和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与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在评价过程中三至六年级都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二)组内相互评价
1、评价方法:
小组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与个人自评的时间、内容相同,采用本组组员面对面评议的方法逐人评价。评价结果由组长用“√”的方式填入表(三年级见表1、四年级见表2、五年级见表3、六年级见表4)相应的格内。
2、小组内互评的提示与建议:
(1)在进行各组组内相互评价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除了制作小组评价表格外,教师应向学生进行提示和指导。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依赖性,因此,教师结合课堂表现,特别要重点对那些基础较差、体能和运动能力不强,但学习态度认真、练习积极、进步幅度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使他们在组内评价时也能得到较高的评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武术和武术课的喜爱及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和谐、友好相处和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
7
(2)在组内相互评价中,发生看法与意见不一致的现象不可避免。其中有评者之间对被评者不同一的观点,也有被评者对评者不愿接受的意见。学生由于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争执、冲突、吵架、甚至可能使评价不能继续下去。
对于这种现象应该这样理解,在一个为了完成共同任务而努力的群体中,学生之间的认识冲突是观点交流、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和机会,它可以启迪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细致地考虑问题,更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理解与协作,促使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观点,认真理解他人的看法,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群策群力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学会协调,学会宽容。因此,冲突与协调是建立共同认识的必要条件,所以,不要把认识冲突简单地视为合作的对立面。关键是我们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认识冲突的协调措施。为此建议小组评价应以上课的形式分组进行,教师除了做发必要的引导外,在课堂上随时解决各小组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对待不同意见最好是倾听、等待、提示、建议,而不直接干预,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关注、期望和对自己解决困难的决心。一旦认识冲突一时难以解决,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暂停下来,给大家(小组)探索的机会,并让大家多从被评者积极的表现、进步与发展着眼,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协商解决冲突的方法,使他们懂得要完成小组的共同任务,必须相互依赖、相互讨论、相互尊重、共同努力。教师切不可为了迅速解决问题而动用“权威”
8
进行简单甚至粗暴地干
武术与健康课程评价方案——20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