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技术操作常规
01心肺复苏术
适应证【5分】
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证【5分】
(1) 胸壁开放性损伤。
(2) 肋骨骨折。
(3) 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 凡已明
(4) 进针皮肤皮下错开。(0・5分)
(5) 无菌操作。(0・5分)
03胸膜腔穿刺
适应证【3分】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1分)
(2) 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有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1分)
(3) 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1分)
禁忌证【2分】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操作方法【18分】
(1)病人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 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2分)
(2)穿刺点的定位:胸腔穿刺放液:先进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 进行穿刺,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①肩胛下角线7~9肋间。 ②腋后线7〜8肋间。③腋中线6~7肋间④腋前线5〜6肋间。(4分)
另外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液中线4〜5肋间。
(3)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 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消毒孔巾。
(3分)
(4)局部浸润麻醉:以2ml注射器抽取2%普鲁卡因2ml,在穿刺点滴肋骨 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 后,方可推注麻醉药。(2分)
(5)穿刺:先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胶管,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局部 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用无菌纱布包裹),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 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后表示针尖已进入胸膜腔,接上50 ml注射器。由助于松 开止血钳,同时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抽吸胸腔液体,注射器抽满后,助于 用止血钳夹紧胶管,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盛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首次不 超过600 ml,以后每次不超1000 ml,术毕拔针,穿刺点覆盖无菌纱,胶布固定, 嘱病人静卧休息,并观察病人术后反应及有无并发症。(7分)
注意事项【7分】
(1) 术前注意与病人或家属谈话,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
(1分)
(2) 有药物过敏者史做普鲁卡因皮试。(】分)
(3) 观察胸膜反应及处理。(】分)
(4) 注意抽液量与做好送胸液检查准备。(】分)
(5) 避免在第9肋以下穿刺。(】分)
(6) 恶性胸腔积液的处理(】分)
(7) 手中注意无菌操作与防空气进入。(】分)
04骨髓穿刺术
适应证【5分】
(1) 各种白血病诊断。(】分)
(2) 有助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 液病的诊断。0分)
(3) 诊断部分恶性肿瘤。(】分)
(4) 寄生虫病检查。(】分)
(5) 骨髓液的细菌培养。(】分)
禁忌证【2分】
血友病者禁作骨髓穿刺。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操作方法【18分】
(1) 穿刺部位定位:骼前上棘后1-2cm。(3分)
(2) 病人体位:仰卧位。(2分)
(3) 穿刺部位皮肤消毒、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穿刺点用1%
普鲁卡因作皮肤、皮下、骨膜麻醉。(3分)
(4)将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离针尖1- cm处。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将骼嵴 两旁的皮肤拉紧并固定。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头接触骨质后,将穿刺 针左右转动,缓缓钻入骨质。当感到阻力减少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直立不倒时为 止。(4分)
(5)拔出针心接上无菌干燥的10 ml-20 ml注射器适当用力抽吸, ml 左右红色脊髓液作涂片用,。若抽不出脊髓液, 可放回针心可稍旋转或继续钻入少许,再行抽吸。(3分)
(6)取出骨髓后,将注射器及穿刺针迅速拔出。在穿刺点用消毒纱布按压1-2 分钟后胶布固定。(3分)
注意事项【5分】
(1) 术前注意与病人或家属谈话,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
(1分)
(2) 有药物过敏者史做普鲁卡因皮试。(1分)
(3) 穿刺所用的器械准备:包括骨髓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等。(1分)
(4) 穿刺针的检查。(1分)
(5) 若骨髓液作细菌培养注意做好培养准备。(1分)
05腰椎穿刺术
适应证【7分】
(1) 脑和脊髓炎症性病变的诊断。(1分)
(2) 脑和脊髓血管性病变的诊断。(1分)
(3) 区别阻塞性和非阻塞性脊髓病变。(1分)
(4) 气脑造影和脊髓腔碘油造影。(1分)
(5) 早
临床诊疗技术操作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