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风景园林的建筑理论分析.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风景园林的建筑理论分析

1引言

在符号、图像、观念的组合与物理实体的建筑之间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区分。前者仅仅是人类心智与想象力的运用;后者却在其本质上关联于人类的物质性身体与知觉。在哲学史上,笛卡2
风景园林的建筑理论分析

1引言

在符号、图像、观念的组合与物理实体的建筑之间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区分。前者仅仅是人类心智与想象力的运用;后者却在其本质上关联于人类的物质性身体与知觉。在哲学史上,笛卡尔式的身-心区分为前者作为高级文化的自我认同供应了理论支持;而后者的独立性质,在20世纪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对人作为"身心统一体"和"个体化的身体性存在"的思索中,才被供应了鲜亮的理论基础[1]。然而,符号、图像、观念的构成与物理实体的建筑之间的区分并不易辨别。在信息化和充斥图像媒体的环境中甚至有更加模糊的趋势。这种混淆,在现代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中造成了麻烦[2]。舞台布景的画面也能供应几近真实的知觉体验。然而,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为人类供应的独有的环境体验,却是让人从现场感受到其建成环境的意义。建筑产生出环境的艺术品质,这是它们最终区分于布景术和其它一切图像艺术的关键。空间、体量、颜色、质感,以及材料、结构、构造、建筑无论建筑还是风景园林设计产品都涉及这些因素的选择、布置和操作,产品的美学品质从中产生。与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一样,早期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为先锋派美学的空间效果感动不已[4];也曾深受后现代主义的符号学手法、地域主义的拼贴手法等"潮流"的影响。如今,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早已遭到普遍的怀疑和抛弃,然而它在现代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中照旧大量存在。如今,建筑学理论已回过头来梳理现代建筑运动,其结果是建筑史的重新书写。"建筑是具有物性的物体,而不是符号[3]。"这种观念反对将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产品符号化、图像化、观念化,由此产生对后现代主义的拒斥。但在中国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将"景观"视为纯粹图像和"意向",而将其与材料、构造和建筑过程割裂,将后者单纯作为手段的思维习惯照旧普遍存在其后果,就是使大量风景园林设计产品看似一种"布景技巧"的产物。混凝土造型和石材贴面等装饰性构造被滥用[4]、众所周知的"意向图"的流行以及效果图公司令人惊异的兴盛繁盛都只是表面的现象。本文是一个引论性质的考察,意图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图像性(广义的图像性)和建构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为考察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逆境与成就供应一个有价值的新的理论视角。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重在批判和理论梳理,而将详尽的实例分析和理论建设留待独立成篇。
3

2风景园林中的建筑分析

2.1建筑学的启示

在中国建筑学领域内,美国学者弗兰肯普顿对现代建筑历史中"建构文化"(TectonicCulture)的争论是近几年最为人关注的理论话题之一。2002年《时代建筑》等平面媒体的热播、南京高校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以及网上一些学者对中国所谓先锋建筑师的批判和辩论[5],曾一度引起了对这一话题的热忱。当然,一个理论方向的价值并不在于其一时流行的程度,而在于其与学科本体的紧密联系或应对现实问题的长期启示意义。建构虽然渐渐被认为是"建筑学的基础之一"(与空间属同等层级)

风景园林的建筑理论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麒麟才子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