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拉松的“热”与“冷”
胡雪霏
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摘要:
我国马拉松赛事过“热”发展,赛事场次攀升,参赛人数变多;赛事级别不断提 升;运营方式趋向商业化。同时引发了发展分布不均、质量下降、完成人数和参 赛人数不成正比、受伤人发展,实现了体 育与旅游发展双赢。可以肯定的是,马拉松赛事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丰富城市 人文文化和提升城市形象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马拉松的“冷”
2. 1冷的现状
“南”冷“北”
马拉松赛事在我国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基本覆盖全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热区主 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余各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华东地区囊括我国部分经 济强省,如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历 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在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的同时,也深度 挖掘城市的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形象,拉高国民消费比例,实现经济文化共同 发展的双赢局面。由此可见,华东地区成为马拉松赛事热区与其地区经济实力和 人文文化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2. ,质量下降
近几年来,我国的马拉松赛事发展呈现出一种井喷的态势,从当初的小众运动 发展到如今的全城参与,大大小小的赛事遍布大江南北。在这样的“野蛮”生长 背后,新生的马拉松并没有准备好。2015年10月,烟台国际马拉松开跑,冠军 公超在获得冠军奖牌的瞬间,“被取消”成绩,致使烟台马拉松冠军成谜。赛后 组委会在芯片记录和摄像缺失的冲突下,迫于舆论压力又更改判罚o同月的南京 马拉松中,领先的5名非洲选手因为经验不足,语言障碍,跑偏赛道,被迫放 弃了比赛。我国马拉松赛事在追求标牌赛事数量的同时,更应着重细节,提升我,提高赛事服务质量,打造精品赛事。
2. 2016年,我国大型马拉松赛事的参赛人数多半都在3万人以上,“三驾马车” 分别是厦门马拉松、北京马拉松、杭州马拉松,其中参赛人数最多的是厦门马拉 松,人数破7万人,这足以显示厦门马拉松赛的竞赛水平之高。相比较同年的世 界三大马拉松赛事,柏林马拉松的参赛人数4. 6万、伦敦马拉松赛为3. 7万、纽 约马拉松预计为5万人,总参赛人数这项,我国“三驾马车”并不处于下风。然 而,深入分析参赛数据,我国马拉松赛事和世界优秀马拉松赛事仍然有一定差 距。首先在赛事全程公里数的不足,我国大部分马拉松赛事都以短距离的健身跑 为主;再者是完成人数不达标,全程参赛人数能达到5000人以上的赛事仅能达 到我国全年赛事的l/4o
2.
2016年3月广东清远马拉松吸引了近2万人参赛,但是赛中伤病事故频发,竟 然有1. 2万人次接受救治。陕西杨凌国际马拉松赛一名参赛者猝死 在我国马
拉松赛事呈井喷态势的当下,一些赛事出现的大量身体不适甚至猝死事件,成 为马拉松之痛。马拉松是一项人类身心挑战极限的运动项目,一旦超出身体的运 动能力必然导致运动伤害,既然伤病难以避免,这就要求赛事组织者把“防猝 死”作为马拉松赛事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完备有效的医疗保障方案和应 急措施使得受伤跑者及时得到救治,有效控制收治的伤病员和送医院治疗的总 人数。
3如何自冷热之间取得平衡
我国马拉松赛事在其发展状态所表现出的“冷”副作用
我国马拉松的热与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