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GPS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的作用摘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GPS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的作用》摘要
林果、朱滨
《重庆·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当我们对GPS及相关的电脑技术有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其实GPS在许多方们考古工作者既不可能、亦无必要拥有如测绘部门那样的技术和设备,在存在磁干扰的情况下,我们仅用手中罗盘确实无法知道,到底准确的正南北方向在何方。
工作区域中的地形情况等都严重的影响我们的布方工作,在丘陵和山地等地方若按正南北方向进行布方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古代的遗址方向亦基本上是按具体的地形地貌安排,如若一味只按正南北的方向进行布方,在发掘时亦十分不好控制,而且亦给后期的整理带来很多的麻烦。
而使用GPS可以很方便地摆脱这些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困扰。在考古过程中,经常出现正北方向与实际地形不符造成十分别扭的发掘探方,只要能很好地使用GPS技术,我们在布方时可以很随意按照地形、地势来布方,一般这种情况下出土的遗迹现象都与探方的方向大体相近,在绘图时亦较容易。布方时我们选择左下角(即传统的西南向)作该探方区的基点,同时量探方纵轴方向的方位的度数,我们不用担心是否在设方时有磁干扰,在整个发掘季节我们可以经常地测一下探方轴的方向。经过多次的测绘,基本上最多次最接近的方位角度数,就是我们在整理资料时所采用的探方方位角的度数了。然后测得该发掘的基点的准确经纬度坐标即可。另外根据遗址的情况,我们选择一个相对显著的地点作为该遗址的总基点,这个基点与遗址有否关系无所谓,但以在该遗址的西南方向为好,测得该基点的经纬度。这个总的探方区的野外工作即算完成了,十分简单。在回到驻地后,只要将总基点设在大的探方区图中的左下角,而发掘地点只需通过经纬差就可以十分容易地标注出来。发掘的探方分布图与总图比例相同,将基点和正北方向标重合在总图的标注点与纵坐标上,即可将任意方向的探方图准确地标注于总图上,这样对总体发掘过程中不同队伍和不同的发掘季节进行的发掘都十分清晰,决不会发生失误的情况。
通过不同GPS点坐标,运用电脑的图形处理,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发掘的不同探方区域,汇总到同一张图形中来。目前我们使用的这个图形软件主要采用Adobe Photoshop和CAD两种制图软件来进行处理的。因为我们每个发掘区域的西南角即是我们考古发掘的基点,每一个基点都有一个GPS坐标点,通过计算可以算出不同区域点之间的横纵坐标差。具体的作法是:在一个大面积的发掘遗址中我们将不同发掘区的基点坐标和Y(纵)轴的方向角度标明清楚。取位于发掘区中最靠西南的一个发掘区的基点作为该遗址所有图形汇总的基本图。先将该图放到Photosh新建的图中,然后锁定图层,调人第二幅图。因为每一幅图都有准确的经纬坐标,计算一下两个发掘区域基点的坐标差,就可以将第二发掘区域的图准确地落在Photosh图上。然后使用图的图形旋转功能,使图形上纵轴的角度与我们用罗盘所测的角度完全一致。这样两个就完全按比例缩放在一张图上了。将图形锁定并合并图层,这张图就方便地完成了。不管一个遗址有多大,发掘区域有多少都可以一个个地将其合成在图上,方便而准确。如下图是我们在云安盐场作坊遗址进行发掘时,将两个发掘区域的图形通过电脑合成到一张图纸上的例子。在实际中我们曾对两个发掘的位置进行检验,结果实

GPS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的作用摘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