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案设计城东镇新生小学周小梅【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 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 3 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由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沟》、《西湖》、《泉城》等, 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 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 他们略有耳闻, 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视野不开阔, 缺乏感性认识。【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 、学会 11 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媒体】投影、课件、录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题质疑。同学们曾经欣赏过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西湖、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今天,颜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安徽省看看“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板书)。请看大屏幕! (播放黄山风光视频) 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其中的一绝——奇松(板书)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相机标划“?”) 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大家,只要用心读书,就一定能解答这些疑惑。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在课文中把不理解的字词标划出来。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交流(相机板书“潇洒”“遒劲”“蟠曲”等词语) “不动笔墨不读书!”许多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划出了不理解的字词,这个习惯很好! 谁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啊? 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 “劲”是多音字。【jìn】①力量;力气:使劲|有劲|手劲。②精神;情绪:冲劲儿|干劲十足。③效力;作用:酒劲儿|药劲儿。④神情:瞧他那高兴劲儿! ⑤趣味:这电视剧真没劲! 【jì ng】正直,挺拔,坚强有力: ~士。~松。~草。良将~旅。疾风知~草,烈火识真金。遒劲【 qiújì ng 】雄健有力(一般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 潇洒的“潇”共十四笔, 伸出你聪明的小手, 和老师一起书空……最后四笔:撇竖小撇小捺(点) 这些词语的意思颜老师都知道。是让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呢? 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多读几遍课文,疑问总是能解决的? 来,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理解升华。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儿呢? 【预案一】黄山松千姿百态。(相机板书:形) 1 、你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吧。 2 、理解“屹立”“屹立斜出弯曲”——比划“弯曲斜出屹立”“屹立”应该怎样理解? 3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能通过朗读展现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来吗?谁来试试? 我们在读的时
《黄山奇松》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