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劳动技能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 与学生生活实际, 当地生产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 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作为新课程的产物, 它赋予了更深刻的涵义。它不再是只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与劳动的习惯,而是在此基础上注重开发学生潜能,集动手、动脑为一体, 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一门新学科。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组织好劳技课的实践活动, 是我校近年来的比较关注的。我们的学校三季有花、四季长青, 名人画像、名言警句, 随处可见, 激人奋发, 催人上进, 更为学生创设了理想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的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让劳技课成为一门真正的课以前的劳动课, 往往都是老师说说, 学生做做, 家长老师都不是很重视。很多老师都会用他来订正作业, 完成一些练习。现在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重新整合过的学科, 因为它所具有的意义, 所以我们按照要求,把它列入教学计划, 3-6 年级每周安排 1 节课,安排了一些肯动脑、动手, 能力强的老师担任这门学科的老师。保证课时与质量。二、激发学生兴趣,有动的欲望托尔斯泰说: “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动力,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要想使这门集知识, 实践的学科让学生乐学, 学得好,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安排成活动的儿童状态,达到学 2 生要活动的状态,老师就必须多动脑筋。安排教师时,我们着重把喜欢动手, 动脑, 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老师安排教劳技课, 并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并运用到教学中去。三、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这一套劳动与技术教材, 编写体例除了三年级的有些特别以外, 其他年级都是按照家政,技术初步这样的体例编写的。在教学中,根据这几册教材的内容,老师在上课时,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整合,找到他们之间相通的地方, 根据本班学生情况, 进行了一些迁移, 整合, 便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把劳技课内容进行整合。在三年级的教材中, 有这么一个内容, 就是学习礼品包装。这个单元中有两课,首先是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纸盒,并进行一定的装饰。在纸盒造型里, 学生学习根据老师的指导, 发挥想象, 把很多纸盒进行粘贴, 排列, 创造, 做成各种器物。学生兴趣很浓, 老师就把四年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把《我用纸做多面体》做纸盒的方法教给了孩子, 当然, 四年级的教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在进行整合的时候, 要注意适当, 适量, 只作为一个提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学习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可以进行一些整合, 促进各门学科的学习。低年段数学教学中, 有让学生认钟表的内容。学钟表的过程中, 可以安排学生学着制作钟面, 通过模仿, 制作, 学生对于钟面的时针, 分针, 就会认识得很清楚, 除此以外, 还会知 3 道钟面有 12 格等等。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四、在实践中让学生得到终身发展 1、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现在的孩子,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