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肺结核病防治》.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肺结核病治疗
整理课件
肺结核病治疗四个阶段
一、肺结核病的疗养时代。
二、肺结核病萎陷疗法与外科治疗。
三、肺结核病的化学治疗与不住院治疗。
四、短程化疗与不住院全程督导治疗。
整理课件
肺结核病治疗的基本原菌群
杀死细胞外、内快速繁殖菌
消灭细胞外、内“顽固”菌
结核结节、干酪炎症pH5-
巨噬细胞内pH<
细胞内、外的C菌群
消灭细胞内、外酸性或中性环境
缓慢生长或间断繁殖的细菌
治愈
复发
整理课件
化学药物的的杀菌作用取决于 病变中细菌的代谢状态
1978年Mitchison等实验观察到结核病病变有四种菌群:
A 菌群:生长、繁殖旺盛,对药物敏感。
B 菌群:处在不良环境(如细胞内、酸性环境),代谢、繁殖缓慢,抗结核药物对其作用较小。
C 菌群:大部分时间处于代谢低下或静止状态(此时结核菌对药物不敏感),但可发生突然暂短的生长繁殖(此时抗结核药可以将其杀死)。
D 菌群:几乎完全处于休眠状态,抗结核药对其不起作用。
整理课件
主要抗结核药物对细菌在不同代谢情况下的杀菌作用(在试管内)
药物
A菌群
B菌群
C菌群
链霉素
+++
0
0
异烟肼
++
0

利福平
++


乙胺丁醇
+-
0
+-
吡嗪酰胺
0
0
++
整理课件
化学药物的的杀菌作用取决于 药物的浓度
通常情况下抗结核药物的浓度,达到试管内最小抑菌浓度(MIC)10倍或以上,才有杀菌作用。
整理课件
几种抗结核药在巨噬细胞内达到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倍数
药物
剂量
(克)
达到MIC的倍数
3小时
6小时
异烟肼(快乙酰化)

50
8
异烟肼(慢乙酰化)

90
45
利福平

60
30
乙硫异烟胺

5
7
乙胺丁醇

3
2
环丝氨酸



链霉素


0
卡那霉素

0
0
卷曲霉素

0
0
吡嗪酰胺

10-15
8-11
整理课件
几种主要抗结核药的作用分级
等级
早期杀菌
灭菌作用
防止耐药产生

H
R、Z
H、R

E、R
H
E、S

S、Z、T
S、E、T
Z、T
H:异烟肼 R:利福平 Z:吡嗪酰胺
E:乙胺丁醇 S:链霉素 T:胺硫脲
整理课件
药物高峰血浓度决定治疗效果 并为“顿服”提供依据
Gangadharam在对异烟肼的研究中发现有五个因素与治疗效果有关:
1、异烟肼服后6小时血清浓度
2、
3、高峰血浓度数值
4、血清浓度维持在1微克/毫升以上的时间
5、
其中第3条最重要,它决定“顿服”比“分服”更有效。
整理课件
结核菌的延缓生长期为间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结核菌接触药物后的延缓生长期
药物
浓度
(毫克/升)
接触药物后生长延缓期(日)
6小时
24小时
异烟肼
1
0
6-9
乙硫异烟胺
5
0
10
环丝氨酸
100
0
4-8
乙胺丁醇
10
0
4-5
吡嗪酰胺
50
5-10
40
链霉素
5
8-10
8-10
利福平

2-3
2-3
氨硫脲
10
0
0
整理课件
天然耐药野生菌株的存在是导致 耐药发生的基础
天然野生耐药菌株的多少与结核病灶中的细菌数量多少成正比,即病灶菌群数量越大,天然野生耐药菌株越多;反之,病灶结核菌群数量越小,天然野生耐药菌越少。
整理课件
不同菌群中天然野生耐药菌的数量
药物浓度
(微克/毫升)
不同菌群的天然野生菌数量
106
104
102
异烟肼

20000-40000
0-400
0-4

0-200
0-2
0

0-40
0
0

0-10
0
0

0-10
0
0
链霉素

1000-2000000
10-2000
0-20

0-100
0-10
0

0-10
0
0

0-1
0
0
整理课件
选择学说:不规律治疗情况下,敏感菌株被杀死,而天然

《肺结核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姐姐
  • 文件大小371 KB
  • 时间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