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治疗
肺结核病治疗四个阶段
一、肺结核病的疗养时代。
二、肺结核病萎陷疗法与外科治疗。
三、肺结核病的化学治疗与不住院治疗。
四、短程化疗与不住院全程督导治疗。
肺结核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一、治愈病人
二、防止重病人死亡
三、防止产生合并症并引起肺广泛的损坏
四、防止复发
五、防止(继发)耐药发生
六、切断结核菌传播、保护健康人群
肺结核病的疗养时代
家庭疗养
1887年英国医生 Philip 在爱丁堡首先提出开展“防治所治疗法”(Dispensary method),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家庭随访,指导病人家庭疗养和隔离,取得一定“效果”。因此,肺结核病人的疗养和隔离作为当时的一种治疗方法倍受人们关注。
住院疗养
为了真正达到隔离目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人 Brehmer 提出用“休息和营养”方法来治疗肺结核病人。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休息、营养、空气、阳光”的住院疗养方法。强调必须设有足够的疗养床位数,1940年 Chadwick 主张一个地区的床位数应达到一年内结核病死亡人数的2-。当时各国结核病床位数与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是::1、:1、美国3:1、德国4:1、:1:、:1、:1。
肺结核病萎陷与外科治疗
肺结核的萎陷疗法
一、人工气胸与人工气腹:
1、治疗原理:空气注入两层胸膜或横膈与腹膜间,降低胸腔负压,从而牵引或升高横膈,使肺脏萎缩,减少呼吸动作,促使病变组织(如空洞)愈合。同时由于该处的淋巴流迟缓或减少,降低体内对结核菌毒素的吸收,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
2、治疗时间:人工气胸每周注气1次,每次500-600毫升,可持续治疗2-3年。人工气腹每周注气1次,每次800-1000毫升,可持续治疗3-4年。
3、适应症:人工气胸适于肺上部有空洞病变。人工气腹适于两肺有广泛病变(特别是两肺下部病变),但又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
4、禁忌症:心肺功能不全;有比较明显胸膜增厚,或已合并胸腔积液,不宜行人工气胸者。合并有腹腔疾病或怀孕者不能使用人工气腹治疗。
5、合并症:胸或腹腔积液、粘连、疝、纵隔气肿、脾扭转等。
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
一、压缩性外科疗法:
1、骨膜外塑胶球填充术。
2、胸膜外人工气胸术。
3、一侧膈神经麻痹术。
4、胸廓改形术。
二、切除性外科疗法:包括一肺、一叶、一段肺切除。
肺结核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