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泉县城关镇姚店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五年规划.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甘泉县城关镇姚店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五年规划( 2006 —— 2010 年) 为了加快培育特色农业, 发展“一村一品”, 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依据姚店村资源和区位优势,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姚店村位于甘泉县城南 公里处, 210 国道沿线,土地肥沃, 地理条件优越, 全村现有农户 116 户 512 人, 总耕地面积 6400 亩,其中川台地 400 亩, 6000 亩山地全部退耕还林草。 2006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5075 元,位居甘泉县第一,曾被授予“省级文明村”、“省级小康示范村”、全国生态示范家园。姚店村从 1992 年坚持走“菜畜富民、三产强村”以及大棚菜、弓棚菜、露地菜“三菜并举、四季有菜”的发展路子, 不断加大蔬菜产业建设力度, 坚持走“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蔬菜大棚已从原来的 12 座发展到现在的 310 座,户均达到 座,统一种植津优 30 号黄瓜,并在 2002 年获得陕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蔬菜业产值已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 70% 以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70% 以上。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菜畜富民、三产强村”的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人才、信息为支撑, 以提高黄瓜蔬菜产业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线, 发挥资源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 坚持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 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发展机制, 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适应市场需求,立足陕西市场,积极开拓省外市场,重点发展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坚持科技创新原则。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推广应用, 实施科技进村入户, 普及适用技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坚持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推进产业向优势区集中, 吸收临近产业大村,形成辐射带动区域。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尊重农民意愿, 不强迫命令, 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三、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姚店村黄瓜种植“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总体目标是:从 2006 年起到 2010 年,用五年时间,全村大棚数量达到 400 座,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 650 万元, 蔬菜产业达到 460 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500 元; 建成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省级示范协会的创建工作,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网络和市场销售体系,健全与龙头企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的利益联结机制, 农产品加工规模和深度实现新的突破;“甘泉无公害放心菜”的品牌知名度和价值有所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较 2005 年增长 50% , 其中种植黄瓜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75% 以上, 姚店村基本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具体目标 1 、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2006 年全村新建改建大棚 20 座,总量达到 310 座,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 422 万元, 其中蔬菜业 282 万元, 养殖业

甘泉县城关镇姚店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五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