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事业单位打造高绩效工资处理技巧方法.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处理技巧方法
一、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中有关绩效的基本认识
1 绩效工资的绩效应注重业绩数量和质量
现代管理对绩效有多种说法,在此不去细述。大致而言,绩效的“绩”指工作业绩,以数量为主:“效”指工作成效,含工作效率、效果和效益等,以质量为主。其中,工作效率讲工作的快慢;工作效果讲工作结果的好坏或优劣:工作效益讲经过人的工作后,单位可能投入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及其关系,含社会或经济的等。从总体来,绩效工资的绩效是要同时注重业绩数量和质量的,不能只看数量而忽视质量,也不能只强调质量而不看数量。此外,绩效不仅有高低之分。且有正负、显隐之别。

2 绩效工资的绩效应以个人绩效为基础,领导和管理人员绩效工资尚须兼顾组织绩效
绩效通常可分为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时,是注重组织绩效还是个人绩效,必须先搞清楚。一般而言,人们容易认为,绩效工资是个人化的,并藉此推断,绩效就应是个人绩效。这也说明个人绩效是绩效工资的重要基础。但对管理(含领导,下同)者而言,绩效应是整体化而不是个体化的,故事业单位起码对其管理人员来说,仅考虑个人绩效显然是不全面的,须考虑其所在单位整体绩效的实现情况。即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绩效工资,既要考虑个人绩效又要考虑组织绩效。不过,事业单位无论是组织绩效还是个人绩效,因其公共服务的社会属性而使其绩效经常难以定量化,就更须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单位内部评价与社会公开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来测定其绩效。

3 组织绩效应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成本分析
事业单位指国家为社会公益目的、保证和改善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主要用国家财政拨款,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公用事业等活动的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即通常说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事业单位,其组织绩效就不能仅考虑其经济效益,更须考虑其社会效益和低成本性。其产出主要考虑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主要指法定职能和既定目标的实现情况,投入主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低成本、高效率地履行法定职能和完成既定目标,是事业单位组织绩效评估必须把握的方向与内容。如某科研单位,“人头”%,%,%,%,即公用经费比例竟超过2/3,那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性科研单位,而演变成类似管理或服务中心的机构,或说其组织绩效存在严重问题。

4 依据新工资结构,绩效工资原则上应与职务、年资无直接关系
按照2D06年“工改”方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就不应再以职务、年资为依据,而是以其实在的绩效为依据。有事业单位在发放绩效工资时,仍以职务等级为依据是无道理或依据不当。也许人们会提出来:不同岗位的人,其工作内容是不一样的。这个说法没错,但那是由职务工资来体现的。即绩效工资应与其实际取得的工作绩效和目标化的预期绩效的相对比值有直接关系。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人员的工作绩效是不一样的,不必面面俱到地开展绩效评估,但一定要抓住其核心绩效。大量的评估指标并非必须,多列反而稀释核心指标的作用。
总体而言,技术(含技能,下同)人员以技术业绩为主,大多可衡量;服务人员以服务数量、质量和满意度为主;管理人员绩效工资以技术或服务人员绩效工资的平

事业单位打造高绩效工资处理技巧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