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
王金广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妇女,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分型辨证的方法治疗4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分型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
王金广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妇女,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分型辨证的方法治疗4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观察病例46例,其中男16例,女30例,年龄为25~75岁,平均50岁,病程为半年~20年,均根据临床症状及胆囊B超证实胆囊体积增大,壁增厚,且排除了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后确诊,其中合并胆囊结石4例,胆总管结石1例?本病发病诱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寒温失宜?疲劳过度等?患者就诊时,均有轻重不一的上腹或右上腹胀痛?隐痛,或右肩胛区酸痛,或右背部沉重感,间断性发作,劳累?情志抑郁?郁怒?或进油腻食物后加剧,墨非氏征部分呈阳性?多数患者伴随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苦?乏力等症状?
分型与治法:临床分为5型: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湿热郁结型;阴虚肝郁型;中气不足型?
治法以肝胆郁热为核心,采用疏肝利胆为主要原则,方取小柴胡汤合金铃子散结合临床分型辨证加减治疗?基本处方:柴胡12g,黄芩?半夏各10g,川楝子15g,元胡15g,党参10g,郁金10g,枳壳10g?
现将各型分述如下:肝郁气滞型:以右上腹胀痛为主,走窜不定,嗳气频频,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基本方加青皮10g,川芎10g,白芍10g,槟榔12g,兼口苦口干?心烦苔黄者,加丹皮?栀子各10g,以清肝泄火?
气滞血瘀型:右上腹牵及胸背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入夜更剧,质紫暗,苔薄,脉弦涩?治宜疏肝理气,通络止痛?基本方加丹参30g,当归?川芎?赤芍?三棱?菝术各10g?
湿热郁结型:右上腹胀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便秘,尿黄,或目赤?目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基本方加茵陈30g,大黄10g,金钱草30g,龙胆草15g,若兼有结石加鸡内金30g?
阴虚肝郁型:右上腹隐痛,悠悠不休,烦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治宜滋阴柔肝,利胆止痛?基本方加沙参15g,白芍15g,当归15g,麦冬15g?
中气不足型:素体虚弱,遇劳则右上腹隐痛不适,进油腻食物则腹胀溏泻,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弦?治宜补中益气,疏肝健脾?基本方加党参12g,黄芪15g,白术10g,云苓15g,砂仁6g,升麻3g,广木香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1周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近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示胆囊体积较前明显减小或趋于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B超检查示胆囊体积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B超检查示胆囊略有改善者;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B超检查示胆囊无改善者?
分型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