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处理单元的散热装置。
在习用技术中,电脑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的散热装置大都采铝挤型(Extrusion)或压铸(Die-casting)方式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的散热装置,是以金属导热柱底面积涵盖中央处理单元热源部份而可直接将热能传导到金属导热柱上。再以多数个散热鳍片环状形成在金属导热柱周缘,有助于金属导热柱均匀传递热能至各散热鳍片上,以增进整体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其金属导热柱与中央处理单元直接接触且该圆弧形散热鳍片亦形成在金属导热柱周缘。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此结构将使风扇的气流藉由圆弧形散热鳍片旋出,且圆弧形散热鳍片与中央处理单元存在的间隙,将有助于流场的顺畅。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图面的简单说明图1为习知技术中铝挤型散热装置的组合图;图2为习知技术中压铸型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模组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组合图。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包含风扇10、扣具61及散热模组64。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散热模组64的立体图,其中该散热模组64包括一金属导热柱67、多数个形成在金属导热柱67周缘的散热鳍片65及多数个形成在散热鳍片65末端的固定孔66。散热模组64的制造可以是铝挤型或压铸一体成型方式生产,其中金属导热柱67呈圆柱体且其截面积略大于中央处理单元70的面积且约略相当于该风扇10的中心转轴截面积,藉以直接接触中央处理单元70的热源部份,多数个散热鳍片65则形成在其金属导热柱67的周缘且呈圆弧放射状环绕金属导热柱67排列以局限出向外扩张延伸的曲线流场。由于金属导热柱67的截面积约略相当于该风扇10的中心转轴截面积,因此风扇10所产生的气流可完全通过散热模组64以达到最佳的透风率。如图所示,在预定的多数个散热鳍片65末端还形成对应的固定孔66,以对应一固定螺丝锁合。散热装置的各个元件组合方式将于后文进一步描述。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达到对中央处理单元70更好的热传导效率,亦可在金属导热柱67形成一中心孔以填充热传导系数较佳的金属(例如铜)并且使热传导系数较佳的金属直接接触中央处理单元70。由于金属导热柱67及散热鳍片65的形状与风扇10转动扇叶的形状类似,所以风扇10造成的气流可平顺地经由散热鳍片65形成的曲线流场流出。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扣具61的立体图,其中扣具61可由金属薄板冲压成型。扣具61略呈倒U形状,其具有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垂直之一对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多数个开孔63以固定风扇10及散热模组64及对应风扇10扇叶的通孔以使气流通过。该对第二表面则个别形成栓孔62以扣合中央处理单元承座上之扣闩72,藉以固定风扇10及散热模组64于中央处理单元承座上。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该图显示出散热装置60的组合状态图,包含风扇10、扣具61及散热模组64。风扇10、扣具61及散热模组64的结合可借助螺丝穿过锁孔11、开孔63及固定孔66来锁固。其结合顺序由上而下依序可为风扇10、扣具61及散热模组64,或是扣具61、风扇10及散热模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