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水乡
王少华 从成都往西郊行22公里处,都江堰内江分出的两条河——柏条河和徐堰河,在古代被先民们用竹篓缚石截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三道堰”由此得名。后来,这个地方逐渐形成水陆码头和商贸重地。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桑积淀,如古蜀水乡
王少华 从成都往西郊行22公里处,都江堰内江分出的两条河——柏条河和徐堰河,在古代被先民们用竹篓缚石截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三道堰”由此得名。后来,这个地方逐渐形成水陆码头和商贸重地。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桑积淀,如今三道堰古镇已经发展成川西有名的旅游胜地。
宽阔的柏条河和徐堰河两岸,或聚集,或散开地点缀着独具特色的川西民居。那深灰色的鳞瓦飞檐,那朱红的墙
饰,似乎在向游人讲述一段段悠久的历史。河里波光粼粼,岸边杨柳依依;微风吹来,柳枝轻抚在脸上,温温的,柔柔的,犹如恋人的手,那情、那境,欲语还休!绿油油的稻田边,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点缀在秧苗上,风吹过后,露珠刷刷刷地掉进田里,滋润着正在茁壮成长的秧苗,也滋润着农人们的希望。
坐在岸边的农家乐里,品一碗和着泥土芳香的新茶,望天上云雀轻翔,看船边鱼鹰静立,那悠然自得的心情,正好和着春风得意的你。
走在精雕细刻的廊桥上,威尼斯的风光仿佛就在眼前。那灵动的水车,静静地转着,转着水乡的似水流年,转着水乡的神韵,也转着水乡人的发展思路与奋斗豪情。“小桥流水”是书里的词儿,只有你亲自坐在柏条河、徐堰河的小船上,才能真正体验到其中的韵味。似水柔情是你小手伸进河流的甜蜜感觉;如叶扁舟在桥下钻进又钻出,让人立即就想到了徐志摩笔下的“康桥”;不时有各种小鱼亲吻你的小手,就像村里的孩子拉着远方来的客人,顽皮极了。你看桥头卖布菱角的大娘,正在向游人展示着她那灵巧的手艺。“布菱角了啊!三块钱了啊!”她哪里只是展示手艺,她已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廊桥斜对面的阁楼里,是谁正在朗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呢?喔!是好读的孩子在品味先人的墨香,那清脆的读书声,绵绵不绝,越传越远,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想到了水乡的未来。
“大爷,你们三道堰好舒服哦!”我站在田埂边,看着正在菜畦里忙活的老农感叹道。“是啊,你们城里空气污染重,人多,车多,和都和不转。你看河边那些别墅,买一幢嘛,周末过来度假,好安逸哟。”顺着大爷的指向看,果然河岸边有许多漂亮的别墅。“水岸花都”四个大红字高贵地在楼顶炫耀着。能够在这山清水秀的河岸边买幢别墅,这是一生多大多优美的享受啊!
饿了,不要紧,乡坝头有很多美食正等着您哪。河坝苑里鲜香嫩
古蜀水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